[发明专利]高功率宽温带动力镍氢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32391.7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0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周宴俊;王传胜;印涛;王彪;贺答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亚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30 | 分类号: | H01M10/30;H01M4/32;H01M4/6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温带 动力 镍氢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功率宽温带动力镍氢电池,属于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动力镍氢电池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基本成熟,其具有高容量比、高功率比、无污染、使用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现有技术的高温动力镍氢电池主要是正极采用高温球型亚镍,并在正极中添加钛、钇、铝元素,能在50℃以上环境下工作,但低温性能较差;低温动力镍氢电池主要是负极采用低温合金、低温电解液,低温性能较好,能在-40℃环境下工作,但高温性能较差。现有技术生产的常规动力镍氢电池,工作温度局限在-25℃~55℃。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功率宽温带动力镍氢电池,它能够在低温状态和高温状态下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工作温度范围较宽,并可实现高功率输入和输出,使用寿命长、储存性能好。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功率宽温带动力镍氢电池,它具有多个正极片和多个负极片,正极片主要由泡沫镍正极基体和附在上面的正极物质组成,负极片主要由泡沫镍负极基体和附在上面的负极物质组成;其中,所述正极物质中添加有钴粉、镍粉、二氧化钛及三氧化二钇,并且其分别占正极物质总质量的3.5~7wt%、5~8wt%、0.8~2wt%和0.3~1wt%;所述负极物质采用合金粉,并且负极物质中添加有镍粉,镍粉占负极物质总质量的8~12wt%。
进一步,所述正极片的厚度为0.3~0.6mm,密度为3.2~3.6g/cm3;所述负极片的厚度为0.2~0.4mm,密度为5.4~6.3g/cm3。
进一步,所述正极物质中还包括羧甲基纤维素和聚四氟乙烯,分别占正极物质总质量的0.2~0.4wt%和2~4wt%;
进一步,所述负极物质中还包括羟丙甲纤维素和聚四氟乙烯,分别占负极物质总质量的0.2~0.4wt%、2~4wt%。
进一步,所述负极物质采用的合金粉为功率型储氢合金粉。
进一步,它还包括隔膜袋、壳体、正极极柱、负极极柱、多组正极极耳和多组负极极耳,每组正极极耳电性连接在相应的正极片上端并与其组成正极片组件,每组负极极耳电性连接在相应的负极片上端并与其组成负极片组件,所述的多个正极片组件与多个负极片组件成相隔层叠状,负极片组件比正极片组件多1个,并且所述的隔膜袋套在正极片组件外,正极片组件、负极片组件以及隔膜袋均设置在壳体内,壳体内充有电解液,正极极柱的一端与多组正极极耳电性连接,另一端伸出壳体,负极极柱的一端与多组负极极耳电性连接,另一端也伸出壳体。
进一步,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填充或放出电解液的安全阀。
进一步,所述的正极极柱与壳体之间以及负极极柱与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
进一步,所述的电解液为由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锂组成的三元电解液;其中,氢氧化钾的百分比浓度为25~35%;氢氧化钠的百分比浓度为0.5~5%;氢氧化锂的百分比浓度为0.5~5%。
进一步,所述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为镀镍钢带或镍片,厚0.08~0.2mm,至少一片正极极耳与泡沫镍正极基体采用滚焊连接,至少一片负极极耳与泡沫镍负极基体采用滚焊连接。多片极耳的作用主要是提高极耳的引流面积及极耳与泡沫镍的接触面积,降低电池的欧姆内阻,提高电池大电流充放电能力。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正极片主要由泡沫镍正极基体和附在上面的正极物质组成,并且所述正极物质中添加有钴粉、镍粉、二氧化钛及三氧化二钇,并限定了其质量的范围,这些特性使本电池能在高温状态下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本发明的负极片主要由泡沫镍负极基体和附在上面的负极物质组成,负极物质采用功率型合金粉,并且负极物质中添加有镍粉,并限定了镍粉的质量范围,这些特性使本电池能在低温状态下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这样就使得本发明电池的工作温度较宽,电池能在-40℃~65℃环境下进行充放电;另外,本发明使用寿命长,其充放循环寿命大于1500次,可实现高功率输入输出,比功率可达1000W/kg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高功率宽温带动力镍氢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负极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正极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D-D剖视图;
图6为图4的B-B剖视图;
图7为图4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亚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亚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23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单体布置结构的优化方法
- 下一篇:自学习卷绕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