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辐射屏蔽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31142.6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6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费宾;李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9/22 | 分类号: | D01F9/22;D01F1/10;D01F11/06;D01F6/54;D01D1/02;D01D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中国香港***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辐射 屏蔽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辐射防护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电离辐射防护功能的辐射屏蔽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高能射线(如X-射线)在工业、农业、医学、国防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这些高能射线对人体的伤害和对环境的破坏也变得日趋严重。由于人们对辐射生物效应认识的不断深入,高能射线的防护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X-射线是一种电离辐射,它不同于一般的电磁辐射,它对人体具有更大的破坏性。ICRP(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已将X-射线列为致癌物质,它对人体的各种代谢、造血功能、免疫系统、生殖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显著影响,同时可引起微循环障碍、癌变、染色体畸变等。所以为预防辐射的致癌作用和因细胞变异导致的遗传效应,对X-射线的防护已刻不容缓。X-射线的防护可采用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等3种方式。而屏蔽防护就是在放射源和人员之间使用或设置一种能有效吸收X-射线的屏蔽材料,从而减弱或消除X-射线对人体的危害。
目前对于X-射线防护材料及现有技术而言,主要是采用密度大的金属材料作屏蔽,来防护X-射线的电离辐射,如用铅板、铅橡胶以及含金属铅的复合物等,如专利CN200420114740.X、CN200620081066.9及CN201220320504.8等。虽然这些材料能达到防护的效果,但是毕竟这些铅制品舒适性差,而且铅的氧化物还是具有毒性,对环境有污染。为此开发一种具有防X-射线又环保的纤维具有很大应用前景。
金属钨是稀有高熔点金属,化学性质很稳定。与金属铅相比,其密度(19.3g/cm3)高于铅(11.3g/cm3),屏蔽电离辐射效果优于铅,同时其对人体无毒,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但是金属钨材料成型困难,只能简单加工成金属钨板,不能加工成复杂形状的防护装置或者屏障。中国专利CN200710023999.1报道了一种金属与塑料复合新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金属钨粉与塑料进行共混注塑成型,从而得到防辐射屏蔽复合材料。
目前,尚未见关于具有X-射线防护功能含金属钨的纤维的专利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辐射屏蔽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辐射屏蔽纤维,该辐射屏蔽纤维的原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钨酸铵盐:1~10%;聚丙烯腈共聚物:5~20%;DMF:70~95%。
优选地,所述钨酸铵盐包括正钨酸铵、仲钨酸铵、偏钨酸铵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聚丙烯腈共聚物是丙烯腈-丙烯酸酯聚合物、丙烯腈-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丙烯腈-丙烯酸聚合物、丙烯腈-衣康酸聚合物、丙烯腈-马来酸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辐射屏蔽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以重量百分比为1~10%钨酸铵盐、重量百分比为5~20%的聚丙烯腈共聚物、以及重量百分比为70~95%的DMF为原料,将上述原料配制成混合溶液,对所述混合溶液进行超声静置脱泡,即得到纺丝液,然后对所述纺丝液通过干法纺丝处理,制成原纤维;
S2、对所述原纤维进行干燥处理,然后对干燥后的原纤维在空气中作预氧化处理;
S3、将预氧化处理过的原纤维在氮气中进行碳化处理,即得到含金属钨纳米颗粒的辐射屏蔽纤维。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配制所述混合溶液的方法是:先将聚丙烯腈共聚物溶解在DMF中形成聚丙烯腈共聚物的DMF溶液,然后往聚丙烯腈共聚物的DMF溶液中添加钨酸铵盐,在25~100oC的温度下进行机械搅拌,直至钨酸铵盐完全溶解,且所形成的聚丙烯腈共聚物与钨酸铵盐在DMF中的混合溶液呈现出透明的均一相,该呈现出透明的均一相的聚丙烯腈共聚物与钨酸铵盐在DMF中的混合溶液即为可进行后续的超声静置脱泡操作的混合溶液。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干法纺丝处理的方法是:使用干法纺丝装置进行干法纺丝处理,且干法纺丝处理的工作参数为:计量泵挤出速度20-80ml/r,计量泵压力小于5.0MPa,热甬道纺丝温度100-400oC,氮气循环量20-100ml/min,纺丝速度150-400m/min,水洗温度60-90oC,拉伸倍数3.3-6倍。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对所述原纤维进行的所述干燥处理是在温度为70~120oC的环境下进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理工大学,未经香港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11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胃痈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带密封球壳的铝渣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