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点火线圈及设有该点火线圈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8840.0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5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P3/02 | 分类号: | F02P3/02;H01F3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孟宪功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火 线圈 设有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点火线圈及设有该点火线圈的车辆,具体地是一种适用于各种车辆且具有自诊断密封性的点火线圈。
背景技术
点火线圈是发动机点火系统的核心零部件之一,点火线圈能否正常工作关系到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性能。点火线圈的实质是产生点火所需高压电的一种变压器。对于增压、直喷发动机需要点火线圈输出更高的次级电压,这就要求点火线圈的橡胶护套和火花塞的陶瓷体外表面间具有更优良的密封性。如果密封不好,点火线圈次级端的高压在火花塞陶瓷体上会产生爬电现象,从而降低到达火花塞中心电极的点火电压,以至于火花塞不能正常点燃气缸内的混合气体,造成发动机动力性下降,甚至失火。
通常的,在生产点火线圈时是根据对配火花塞陶瓷体的外径,设计点火线圈高压端的橡胶护套的几何尺寸,并规定点火线圈和火花塞之间的插拔力,且将插拔力作为点火线圈的重要检测参数。然而,对于增压、直喷发动机使用的笔试点火线圈/顶置式点火线圈,其高压输出端的橡胶护套是插入到发动机缸盖内的火花塞井中,当点火线圈和火花塞在发动机上安装入位后,无法肉眼观察高压输出端橡胶护套与火花塞的密封情况,使用过程中无法对点火线圈和火花塞之间的密封性进行主动检测,即使发生泄漏驾驶员也不能及时的发现,只有当发动机出现异常或发生故障后才能按部就班的进行故障排查,在进行失效分析时才能根据失效现象进行故障的判断。
随着汽车汽油发动机向高转速、高压缩比、大功率、低油耗和低排放的方向发展,传统的点火装置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汽车发展的使用要求。完全保证点火线圈的橡胶护套和火花塞的陶瓷体外表面之间的密封性已经成为制约汽车工业发展的一大阻力。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各种车辆且具有自诊断密封性的点火线圈及设有该线圈的车辆。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的点火线圈在和火花塞连接之后,使用过程中无法对点火线圈和火花塞之间的密封性进行主动检测,驾驶员不能随时观察点火线圈的工作状态,只有当发动机出现异常或发生故障后才能进行故障排查,在进行失效分析时才能根据失效现象进行故障判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点火线圈,该点火线圈包括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上连接有弹性元件,在所述弹性元件外套设有护套,所述护套的一端与所述输出端连接,在所述护套和弹性元件之间还设有空腔;在所述输出端上设有连接有电路板的压力采集元件,所述压力采集元件用于检测所述空腔内的气体压力,并向所述电路板反馈所述气体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连接有绕组,所述绕组连接所述输出端,所述电路板及绕组的周围设有绝缘层。
进一步地,所述绕组包括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所述初级绕组的一端与电路板电连接,另一端与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次级绕组的一端与电路板电连接,另一端与输出端电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电相连有接插件,并通过所述接插件接受控制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采用环氧树脂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采集元件包括硅膜片,所述硅膜片的内部封装有参考气体,所述硅膜片的表面设有多个压敏电阻,所述多个压敏电阻组成惠斯顿电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火花塞和上述点火线圈,所述火花塞插入所述点火线圈的护套内并与弹性元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点火线圈还连接有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连接指示灯。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的点火线圈在其输出端的内部集成了一个与电路板连接的压力采集元件,通过该压力采集元件可以检测护套和火花塞之间的密封性,如果存在密封不严,点火线圈将发送故障信号,以提醒驾驶员进行故障处理,即本发明的点火线圈可以实时侦测护套内的气体压力,从而判断护套与火花塞的密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有效降低了因为密封问题导致的发动机运行故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点火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点火线圈连接火花塞后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1:插接件;2:电路板;3:绕组;4:壳体;5:绝缘层;6:输出端;7:压力采集元件;8:弹性元件;9:空腔;10:护套;11:火花塞井;12:火花塞;13:电子控制单元;14: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88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叶轮
- 下一篇:一种双混合器燃气供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