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红外竹炭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27932.7 | 申请日: | 2013-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6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 发明(设计)人: | 邓传东;贺敏;范贤珍;陈明付;陈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F2/08 | 分类号: | D01F2/08;D01D13/00;D01D5/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邹翠 |
| 地址: | 64400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粘胶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行业粘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远红外竹炭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竹炭主要由炭、氢、氧等元素组成,质地坚硬,细密多孔,吸附能力强,其吸附能力是同体积木炭的10倍以上,所含矿物质是同体积木炭的5倍以上,因此具有良好的除臭、防腐、吸附异味的功能。纳米级竹炭微粉还具有良好的抑菌、杀菌的功效,可以吸附并中和汗液所含有的酸性物质,达到美白皮肤的功效。不仅如此,竹炭还是很好的远红外和负离子的发射材料。竹炭共混保健纤维既能发射负离子且加工时又不损害设备,克服了负离子纤维加工面料时磨针严重的缺点,深受加工客户的欢迎和青睐。除以上优点外,由于自身特点,竹炭共混纤维还具有抗静电性和抗电磁辐射功能,它的研制成功给人类健康带来较多好处。可以说竹炭共混纤维满足了人们对保健产品的多样选择,同时也满足了面料制造商的要求,是具有磁性保健纤维、远红外纤维、抗菌纤维等诸多功能型纤维优点
的升级换代新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如CN200610037895.1,名称为“竹炭粘胶纤维及其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公开了竹炭粘胶纤维及其制造方法。该竹炭粘胶纤维,含有竹炭微粉及竹醋液。该竹炭粘胶纤维的制造方法,包括制胶工序和纺丝工序,其制胶工序中,要进行粘胶溶液的制备及进行竹炭微粉乳液的制备。竹炭微粉乳液的制备是在去离子水中加入分散剂及竹炭微粉后,搅拌直至得到分散均匀的竹炭微粉乳液。该专利的缺点在于:竹炭粉不溶于水,仅加入分散剂,竹炭粉无法均匀分散在水中,且竹炭易沉降。从而,极大地影响纤维的可纺性,且生产的成品上竹炭分布不均匀。
CN200710015036.7,名称为“竹炭纤维素纤维及其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竹炭纤维素纤维及其制造方法,为将纤维素通过离子液体溶解制成纺丝原液,再添加纳米竹炭后制成的变性纺丝原液,然后经离子液体水溶液制成的凝固浴纺丝而成,并且纳米竹炭的含量为成品纤维重量的4%~30%。该专利的缺点在于:对纳米竹炭溶液的配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忽略了纤维的可纺性问题和竹炭的分布不匀问题。
CN201210499127.3,名称为“一种竹炭粘胶纤维的生产工艺”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竹炭粘胶纤维的生产工艺,包括步骤为:将竹炭微粉和卟吩钴微粒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并搅拌,得到混合乳浆,将浆粕进行浸渍、压榨和老成得到来源于天然植物的纤维素;将所述纤维素加入到所述混合乳浆中溶解并脱泡得到纺丝溶液,纺丝溶液由纺丝泵挤出,在凝固液中固化得到竹炭粘胶纤维。该专利为溶剂法纺丝,目前国内传统生产都采用该方法;采用湿法纺丝技术,竹炭粉和卟吩钴微粒都是不溶于任何有机溶剂的,导致竹炭粉的分散不均匀。
通过在纤维中加入具有发射远红外线功能的远红外辐射材料(FRIM)而赋予纤维远红外线辐射功能是制备远红外纤维的有效手段。在常温下,FRIM能够吸收太阳光能并辐射出与人体生物波相适应、波长为4~14μm的远红外线,作用于人体可产生人体细胞的共振活化现象,具有保温和抑菌、导湿、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防蛀等卫生保健的作用。目前远红外竹炭粘胶纤维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目前远红外竹炭粘胶纤维的空白,适应产品市场客户的需求,解决目前粘胶纤维可纺性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远红外竹炭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远红外竹炭粘胶纤维不仅具有抗菌、抗紫外、除臭功能,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湿性;还具有保温功效,辐射的远红外线还具有活化细胞组织、促进血液循环的保健功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远红外竹炭粘胶纤维,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纤维中远红外陶瓷粉含量1~10%,竹炭含量0.1~10%,远红外发射率>80%,氨吸收率≥50%,透气性≥500mm/s,耐水洗色牢度4~5级。
所述的远红外竹炭粘胶纤维为远红外竹炭粘胶长丝,干强2.0~2.7cN/dtex,干伸16~22%,干伸变异≤8%。
所述的远红外竹炭粘胶纤维为远红外竹炭粘胶短纤,干强3.0~3.5cN/dtex,干伸16~20%,干强变异≤18%,疵点≤4mg/100g。
竹炭中类似石墨的碳微晶按“螺层行结构”排列,其微晶间的强烈交联形成了发达的微孔结构。孔隙的大小不尽相同,且孔隙表面出现不完整结构,加之灰分和其他杂原子的存在,使其产生缺陷和不饱和价,因而其表面具有吸附作用。本发明利用竹炭的吸附作用,能将陶瓷粉很好地吸附,不易被洗脱。
所述的远红外陶瓷粉的配料组成包括:10~20%氧化镁、45~50%氧化钙、7~10%氧化锆、10~20%氧化硅、5~8%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79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流速检测和温度检测的可反冲式热交换系统
- 下一篇:蒸馏系统轻油回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