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氟碳铝单板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24837.1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9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万显锋;周长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潼南华轩绿色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S1/00 | 分类号: | F16S1/00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龚笋根 |
地址: | 402660 重庆市潼南县潼南工业***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氟碳铝 单板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氟碳铝单板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217240.3公开了一种氟碳铝单板的生产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一、开料单、购料;二、剪板、冲角;三、折边;四、焊接、种钉加筋;五、打磨、抛光;六、表面处理、钝化成膜;七、喷涂、烘烤;八、冷却、下件、检验;九、包装。由于上述生产工艺和工艺条件的不完善,造成氟碳铝单板成品的的附着力、耐酸性、耐溶剂性、耐磨性、耐冲击性和力学性能差,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对氟碳铝单板高品质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氟碳铝单板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制得的氟碳铝单板附着力、耐酸性、耐溶剂性、耐磨性、耐冲击性和力学性能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氟碳铝单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步骤1、钣金加工:选取2-4mm厚的铝合金面板进行钣金加工,钣金加工依次包括工艺下料、冲床加工、压铆、折弯、焊接、安装加强肋、安装角码、打磨;
步骤2、前处理:
步骤2.1、脱脂:步骤1得到的铝合金面板用脱脂液在50-80℃下脱脂1-10分钟,其中每升脱脂液以下含量的原料:碳酸钠20-30g,硅酸钠5-10g,硼酸钠5-15g;DXF-10E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3g,消泡剂10-15g;
步骤2.2、水洗;
步骤2.3、酸洗:用酸洗液在室温下进行酸洗2-3分钟;
步骤2.4、水洗;
步骤2.5、铬化:用铬化液在80-90℃铬化2-3分钟;
步骤2.6、水洗;
步骤2.7、烘干:在温度≤60℃下烘干,最终在铝合金面板的表面得到26-30um化学处理层;
步骤3、喷涂:
步骤3.1、在经过步骤2处理得到的化学处理层表面喷氟碳底漆形成氟碳底漆层,控制氟碳底漆层的厚度为9um;
步骤3.2、室温下流平10-15分钟;
步骤3.3、继续喷氟碳面漆形成氟碳面漆层,控制氟碳面漆层的厚度为25-30um;
步骤3.4、室温下流平10-15分钟;
步骤3.5、最后喷氟碳罩光漆形成氟碳罩光漆层,控制氟碳罩光漆层的厚度为10-20um;
步骤3.6、室温下流平15-30分钟;
步骤3.7、在温度为235-250℃的条件下烘干,即得成品氟碳铝单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本发明制作出来的氟碳铝单板,重量轻;附着力、耐酸性、耐溶剂性、耐磨性、耐冲击性和力学性能好;且加工工艺好,可加工成平面、弧形面等复杂形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氟碳铝单板的生产方法,它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步骤1、钣金加工:选取2mm厚的铝合金面板进行钣金加工,钣金加工依次包括工艺下料、冲床加工、压铆、折弯、焊接、安装加强肋、安装角码、打磨。
步骤2、前处理:
步骤2.1、脱脂:步骤1得到的铝合金面板用脱脂液在50℃下,脱脂2分钟,每升脱脂液包括以下含量的原料:碳酸钠30g、硅酸钠10g、硼酸钠15g、DXF-10E非离子表面活性剂3g、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15g,以上原料加水混合即得到脱脂液;
本脱脂液之所以选择DXF-10E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因为DXF-10E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表面活性,耐酸、耐碱、耐盐。一般情况下,不影响其表面活性。经测试,其除油能力、退浆能力均较OP‐10好。且由于它不含被禁用原料壬基酚、辛基酚,并具有优异的生物降解性,具有更好的环保性。
步骤2.2、水洗,采用两次水洗;
步骤2.3、酸洗:用酸洗液在室温下进行酸洗2分钟,每升酸洗液包括以下含量的原料:浓度为12mol/L的盐酸250mL、重量浓度为85%的磷酸70mL、重量浓度为40.0%的氢氟酸70mL、重量浓度为35%的双氧水130mL、吡啶类缓蚀剂氯代十六烷基吡啶1mL,以上原料加水混合即得到酸洗液;
步骤2.4、水洗,采用两次水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潼南华轩绿色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潼南华轩绿色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48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潮隔音复合地板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表面粗糙度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