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NG液压加气子站撬新型油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2190.9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7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姜增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恩博能燃气设备(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26 | 分类号: | F15B1/26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467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ng 液压 加气子站撬 新型 油箱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NG液压加气子站撬的油箱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在原结构中,液压油通过回油孔回油,在这个过程中当液压油回净,CNG(压缩天然气)通过回油孔回到油箱致使油箱内部压力快速增高,油箱上部的压力检测开关动作,系统关闭回油电磁阀,回油过程结束。这个结构与检测压力的方式方法可靠稳定,一直以来被行业内普遍采用。
但是这种结构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一是压缩天然气回到油箱后,造成油箱压力瞬间增高,长期的压力反复冲击对油箱的密封与结构强度是个考验,容易造成焊接焊口或结构弱点开裂;其二是油箱需要天然气充满油箱,整体压力上升后,压力检测开关才会动作,从而造成天然气消耗,每次检测需消耗天然气1—2m3,虽然量很小,但是长期计算下来也是笔不小的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设计一种新型油箱结构,尤其是增设于CNG液压加气子站撬体内,可减少压力冲击和天然气损耗的油箱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NG液压加气子站撬新型油箱结构,包括主油箱,还包括与主油箱联通的回油检测油箱,压力检测孔和回油孔与所述回油检测油箱联通,回油检测油箱设有与主油箱联通的回油扩散孔。
进一步,回油扩散孔设置在回油检测油箱下部。
进一步,回油扩散孔为在回油检测油箱下部排列的一个以上的孔。
进一步,回油检测油箱设置在主油箱的顶部。
更进一步,回油检测油箱设置在主油箱内。
更进一步,回油检测油箱的一部分设置在主油箱内。
更进一步,回油检测油箱设置在主油箱外。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回油检测油箱采用较厚板材与更坚固的结构,主油箱避免直接的压力冲击,整体结构更易于稳定,甚至板材可以采用较薄的板材,大幅度减少因检测回油压力造成的气损。
附图说明
图1是原有油箱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主油箱 2、回油检测油箱 3、压力检测孔
4、回油孔 5、回油扩散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CNG液压加气子站撬新型油箱结构,包括主油箱1,与主油箱1联通的回油检测油箱2,压力检测孔3和回油孔4与所述回油检测油箱2联通,回油检测油箱2设有与主油箱1联通的回油扩散孔5。
如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一,回油检测油箱设置在主油箱内的顶部,回油控制油箱的油箱壁相对于主油箱更厚,形状可以做成整体椭圆或上下封头的压力容器结构,更耐压力冲击。回油扩散孔设置在回油检测油箱底部或下部,作用为减弱回油时液压油的流体冲击和天然气的压力冲击。回油扩散孔为在回油检测油箱底部排列的一个以上的孔,该阵列的孔优选矩形孔和圆孔。
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二,回油检测油箱一部分在主油箱内,另一部分在主油箱外,回油扩散孔设置在主油箱内部的一部分回油检测油箱底部或下 部,无需在主油箱上预留安装压力检测孔和回油孔的通孔。
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三,回油检测油箱设置在主油箱外,回油扩散孔设置在与主油箱靠近的回油检测油箱下部,无需在主油箱上预留安装压力检测孔和回油孔的通孔。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1、正常回油时,回油检测油箱不起任何作用或起到回油扩散的作用。
2、回油末期,压缩天然气冲击回油检测油箱,致使压力检测开关动作,回油结束。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恩博能燃气设备(天津)有限公司,未经泰恩博能燃气设备(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21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简易折叠教学挂图架
- 下一篇:一种切粒机用回转滚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