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钩缓冲器及其转动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1142.8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3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龙;王长春;陈龙;于跃斌;胡海滨;赵天军;魏鸿亮;孟庆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大连研发中心;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G9/04 | 分类号: | B61G9/04;B61G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钩 缓冲器 及其 转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车钩缓冲器及其转动套。
背景技术
车钩是铁路车辆的重要装置之一,通过车钩将铁路车辆的车厢连接在一起。为了避免车厢在加速或减速阶段,车钩易发生硬性碰撞,现有技术中,在车辆上还设有车钩缓冲器,车钩通过车钩缓冲器与车厢相连接,车钩缓冲器能够起到缓冲作用。
现有技术中的车钩缓冲器,通常采用的是单向缓冲结构,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车钩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
现有技术中的车钩缓冲器,其车钩1通过钩尾销2连接在钩尾框3内,钩尾销2与钩尾框之间设有转动套4,转动套4可转动地设置在钩尾框3内,通过转动套4车钩1能够实现以其轴线为转动中心的翻转。
然而,当车辆受压缩作用力时,比如,铁路车辆进行减速时,在轴向压缩力的作用下,钩尾销2将带动转动套4沿轴向压缩力的方向移动,钩尾框3与转动套4之间为圆弧面接触,二者之间摩擦力较大,易导致钩尾框3与转动套4磨损的问题。
因此,如何避免现有技术中钩尾框与转动套易磨损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钩缓冲器的转动套,其能够有效避免钩尾框与转动套易磨损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转动套的车钩缓冲器。
本发明提供的车钩缓冲器的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包括用于套在车钩外周的转环部、和连接于所述转环部一端的钩尾销安装部,所述转环部的外表面为球面。
优选地,所述钩尾销安装部的外表面为与钩尾框的内侧面相吻合的圆柱面。
优选地,所述钩尾销安装部包括与钩尾销的一端相适配的第一半环状凹槽和与所述钩尾销的另一端相适配的第二半环状凹槽。
优选地,所述第二半环状凹槽设有与所述钩尾销相抵接的底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钩缓冲器,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转动套。
优选地,还包括:
用于安装在车体上的前座体;
后端与钩尾框相抵接、前端与所述前座体相抵接的第一弹性元件,当车体受牵引力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受力压缩;
设置于所述钩尾框的后端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后端用于与车体相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钩尾框通过连接轴相串接,且所述钩尾框能够沿所述连接轴的轴向位移;
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钩尾框之间的第二弹性元件,当车体受压缩力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受力压缩。
优选地,所述钩尾框内设有从板,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前端通过所述从板与所述前座体相抵接,且所述从板与车钩的尾端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轴将所述从板、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所述钩尾框、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及所述壳体串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从板与钩体相对应的一侧设有弧面凹槽,所述弧面凹槽与所述钩体的球面端相吻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均包括多层叠置的弹性体。
本发明提供的车钩缓冲器的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包括用于套在车钩外周的转环部、和连接于所述转环部一端的钩尾销安装部,所述转环部的外表面,即转动套与钩尾框接触的面为球面。如此设置,本发明提供的转动套,车钩套装于转环部内,插装于车钩的钩尾销由车钩伸出的部分安装于钩尾销安装部,并受钩尾销安装部的限位作用。当车钩转动时,钩尾销可以带动转动套一起转动。当车辆受压缩力时,车钩带动转动套在钩尾框内沿轴向滑动,由于本发明提供的转动套,转环部的外周面为球面,故转动套与钩尾框之间的接触为线接触,二者之间的摩擦力较小,可有效避免二者之间的磨损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钩缓冲器,包括如上所述的转动套。如此设置,本发明提供的车钩缓冲器,其转动套和钩尾框之间磨损可被有效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车钩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转动套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转动套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转动套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转动套与钩尾销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车钩缓冲器与车钩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车钩缓冲器示意图;
图1中:
车钩—1、钩尾销—2、钩尾框—3、转动套—4;
图2-图7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大连研发中心;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大连研发中心;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11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