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路模拟吸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19647.0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2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肖华军;王桂友;藏斌;顾昭;刘晓鹏;殷东辰;于立华;陈建章;薛利豪;石立勇;施维茹;温冬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旦华 |
地址: | 10014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吸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吸气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路模拟吸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机载氧气系统性能分析试验时需要使用呼吸模拟装置代替人进行氧气系统低压舱性能试验,其主要功能是模拟人体呼吸动作,使机载氧气系统在高空低气压模拟环境下运行,再通过检测试验参数获得氧气系统的性能指标。但目前研究中应用的人工模拟装置不具备模拟人体自主呼吸的功能,无法满足辅助型通气模式的研究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体外主动模拟人体自主呼吸的装置,包括由驱动呼吸机、双腔模拟肺、头部死腔模型构成的循环气路,驱动呼吸机与所述双腔模拟肺的输入端连接,双腔模拟肺输出端经过气体分析装置与头部死腔模型连接。即在上述专利文献所述的体外主动模拟人体自主呼吸的装置中,将所述驱动呼吸机与双腔模拟肺的一个腔室(作为驱动腔室)连接,另一个腔室(作为测试腔)与头部死腔模型连接,驱动呼吸机按照设定参数工作,带动双腔模拟肺的驱动腔容积的规律变化,驱动腔和测试腔之间通过一根金属连杆连接,使得测试腔与驱动腔之间的气流同步传导,模拟出人体的自主呼吸,同时气体分析装置对流过的气体的流量、流速以及其他含氧量进行测试和分析。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所述的外主动模拟人体自主呼吸的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在该装置中,需要设置驱动呼吸机、双腔模拟肺和头部死腔模型三个部件来形成呼吸气路,通过驱动呼吸机的设定参数来调节呼吸量,其结构较为复杂,使用成本高;(2)该呼吸模拟装置为单路模拟装置,只能进行单一线路的模拟呼吸,在进行大规模氧气系统试验时,这种模拟装置不能够满足试验需求。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模拟呼吸装置为结构复杂,且为单路模拟装置,不能够满足进行大规模氧气系统试验的需求,进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实现大规模呼吸模拟的多路模拟吸气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多路模拟吸气装置,其包括
第一舱;
第二舱,所述第二舱内的气体压力低于所述第一舱的气体压力;
气路模块,将所述第一舱与所述第二舱连通,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舱内的能够实现气体多进一出的第一多通结构,将所述第一多通结构的第一出气口与所述第二舱连通的第一出气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多通结构上的,与所述第二舱相通的第一进气口;
控制结构,控制所述第一进气口的通断以及气体流量。
所述第一进气口上连接有第一进气分管,所述控制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分管上,所述控制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分管上的阀门,与所述阀门相连并控制所述阀门按预设速度和周期开启和关闭的动力模块,以及对所述阀门的状态、转速和开闭周期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驱动所述动力模块对所述阀门进行调节的控制模块。
所述动力模块包括机械支架,安装在所述机械支架上的电动机,与所述电动机相连驱动所述阀门转动的联轴器,以及套设与所述联轴器上的定位盘,所述定位盘上固定有触发机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阀门的开启的相位处,待所述触发机构触发的限位开关,以及不断检测所述限位开关的状态,根据控制逻辑,驱动所述电动机产生不同动作的逻辑控制单元。
所述第一出气管的一端通过第一贯舱连接件固装在所述第一舱上,所述第一出气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贯舱连接件固装在所述第二舱上,且相互连接处套设有密封件和紧固件。
所述第一多通结构包括成型有多个所述第一进气口的进气端部分,以及成型有一个所述第一出气口的出气端部分,所述进气端部分均成型为圆柱体,且所述进气端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气管部分的直径,所述出气端部分的外圆周侧壁上成型有适合与所述第一出气管连接的外螺纹。
所述第一出气管采用内径为100毫米的钢丝软管制成,所述第一进气分管采用内径为25毫米的钢丝软管制成,且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分管设为八个。
每个所述第一进气分管的设有所述阀门的一端上还连接有能够实现气体多进一出的第二多通结构,所述第二多通结构的第二出气口与所述阀门之间连接有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二多通结构的第二进气口连接有与所述第一舱相通的所述第二进气分管,且所述第二进气分管上设有截止阀。
所述第二多通结构包括成型有多个所述第二进气口的进气端部分,以及成型有一个所述第二出气口的出气端部分,所述进气端部分均成型为圆柱体,且所述进气端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出气管部分的直径,所述出气端部分的外圆周侧壁上成型有适合与所述第一进气分管连接的外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96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