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藏深部调驱用聚合物微乳液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12628.5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8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宋晓芳;夏燕敏;于志省;苏智青;朱益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220/56 | 分类号: | C08F220/56;C08F220/06;C08F220/58;C08F220/18;C08F228/02;C08F4/40;C09K8/58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藏 深部调驱用 聚合物 乳液 | ||
1.油藏深部调驱用聚合物微乳液,是在氧化还原复合引发剂作用下,由反相微乳液经聚合反应制得的;所述的反相微乳液,以重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a) 50份的油溶性溶剂;
b) 5~25份的乳化剂;
c) 10~70份的水溶性单体A;
d) 0.5~15份的耐温抗盐单体;所述耐温抗盐单体选自水溶性耐温抗盐单体或油溶性耐温抗盐单体中的至少一种;
e) 10~60份的水;
其中,所述复合引发剂,以上述全部单体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组分:
(a) 0.02~1.0%的水溶性氧化剂或油溶性氧化剂;
(b) 0.02~2.0%的水溶性还原剂或油溶性还原剂;
(c) 0.03~2.0%的水溶性偶氮类化合物或油溶性偶氮类化合物;
(d) 0.01~1.0%的水溶性交联剂或油溶性交联剂;
(e) 0.1~10%的尿素、硫脲;
(f) 0.01~0.5%的氨羧络合剂;
(g)0.01~0.5%的分子量调节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藏深部调驱用聚合物微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溶性溶剂选自烃或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藏深部调驱用聚合物微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的HLB值为5~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藏深部调驱用聚合物微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单体A选自非离子单体、阴离子单体和阳离子单体中的至少一种,非离子水溶性单体选自式(1)或式(2)所示的单体中的至少一种,其中R1、R3和R4独立选自为甲基或氢,R2为C1~C3的烷基或羟基取代烷基;所述阴离子单体选自式(3)至(6)所示单体中的至少一种,其中R5至R7独立选自甲基或氢,R8选自C1~C6的亚烷基、亚环烷基或亚苯基,M、Z、Y和T独立选自氢、碱金属或NH4;所述阳离子单体选自式(7)所示单体,其中R9为甲基或氢,R10为氧或NH基团,R11为C1~C4的亚烷基,R12~R14独立选自C1~C3的烷基,X选自氯或溴:
(1);(2)(3)
(4);(5);(6);
(7)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藏深部调驱用聚合物微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耐温抗盐单体选自N-乙烯基吡咯烷酮、式(8)所示的单体或式(9)所示的单体中的至少一种,其中R15和R18独立选自氢或甲基,R16和R17独立选自C1~C3的烷基,R19为C8~C18的亚烷基,D选自氢、碱金属或NH4;
CH2=CR15-CONR16R17 , (8);CH2=CR18-CONHR19SO3D (9);
所述油溶性耐温抗盐单体选自N-苯基马来酰亚胺、式(10)所示的单体或式(11)所示的单体中的至少一种,其中R21为甲基或氢,R22为C8~C18的烷基或氟取代烷基,R20为氢或C1~C4的烷基;
CH2=CR21-COO-R22 (10)
(11)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262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塑性纤维素基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基于乳液法聚苯乙烯微球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