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魔棒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11677.7 | 申请日: | 2013-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8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 发明(设计)人: | 黄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5J9/10 | 分类号: | B25J9/10;B25J9/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魔棒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关于蛇形机器人的研究已经非常多,例如申请号为02109369.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蛇形机器人,该蛇形机器人是由蛇头、蛇尾、若干个节端、普通钢丝弹簧、形状记忆合金(SMA)弹簧和足主要部件构成。节端和节端之间用固定在节端上普通钢丝弹簧和四个形状记忆合金(SMA)弹簧联接起来,其他各节端上都装置能控制足伸出、收回的机构。该控制机构是由装在节端的形状记忆合金(SMA)弹簧、连杆、弹簧片和滑倒组成,足根据爬行地面特点,可装有橡胶垫或金属尖齿。其工作原理是:形状记忆合金(SMA)弹簧通电加热时收缩,拉连杆向内移动,驱动连杆沿滑道向外移动,使足向外伸出,此时弹簧片也向内移动,当断电时,在弹簧片反弹力的作用下,将连杆向外拉回原位,使足收回。该蛇形机器人不但能够前进、后退,而且还能够绕圆柱体移动,例如爬树等。但是该结构的蛇形机器人由于结构所限,不具备负载能力,即蛇形机器人上无法承载较重的负载,这种局限性限制了蛇形机器人的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稳定性能好且可承受较重负载的魔棒机器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魔棒机器人,包括多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为楔形且相互串联,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控制器、提供驱动力的舵机、承载所述舵机的支架以及和所述舵机相连接且由所述舵机驱动旋转的齿轮,相邻的驱动单元在所述齿轮的驱动下可产生转动。
可选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壳体和壳体封盖,所述控制器、所述舵机、所述支架和所述齿轮均位于所述壳体内,由所述壳体封盖封闭。
可选的,所述控制器为一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位于所述驱动单元的壳体内。
可选的,所述齿轮包括第一齿轮和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舵机直接驱动所述第一齿轮。
可选的,相邻的驱动单元在所述第二齿轮的驱动下可产生转动。
可选的,还包括位于两个相邻的驱动单元的相对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在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的面的其中之一上具有轨道、轨道垫圈以及位于所述轨道内的滚珠,另一个面压在所述滚珠上。
可选的,还包括中心转动体,所述中心转动体具有轴,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上设有同心的中心孔,所述轴穿过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的所述中心孔。
可选的,在所述中心孔的一侧设置支撑铜套,所述支撑铜套用螺钉固定。
本发明魔棒机器人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本发明魔棒机器人稳定性好,可承受较重的负载,可作特种机械臂、智能支架使用,在安装微型摄影机和移动工具等附件后,能具有良好的地形适应能力和监测能力,可在有辐射、有粉尘、有毒的环境下工作,也可在地震塌方的废墟中工作,执行侦察任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魔棒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魔棒机器人的转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1至3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提出一种魔棒机器人,包括多组驱动单元40,所述驱动单元40为楔形且相互串联,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包括图1中的第一驱动单元1、第二驱动单元2以及中心转动体,以第一驱动单元1为例,驱动单元1包括控制器、提供驱动力的舵机11、承载舵机11的支架18以及和舵机11相连接且由舵机11驱动旋转的齿轮13、14,相邻的驱动单元在第二齿轮13的驱动下可产生转动。
驱动单元1还包括壳体15、16和壳体封盖,控制器、舵机11、中心转动体19、中心转动体固定板12、支架18和齿轮13、14均位于壳体15、16内,由壳体封盖封闭,控制器为一控制板,控制器位于壳体内,齿轮13、14包括第一齿轮14和与第一齿轮14啮合的第二齿轮13,所述舵机11直接驱动第一齿轮14,相邻的驱动单元2在第二齿轮13的驱动下可产生转动。
驱动单元2同样具有控制器、提供驱动力的舵机21、中心转动体29、中心转动体固定板22、承载舵机21的支架28以及和舵机21相连接且由舵机21驱动旋转的齿轮23、24,驱动单元2也包括壳体25、26和壳体封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16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托盘
- 下一篇:小型柔性翼无人机发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