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左旋吡喹酮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11556.2 | 申请日: | 2013-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9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森;於万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雷 |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C07D217/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左旋吡喹酮 及其 中间体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左旋吡喹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式(I)所示化合物与碱性拆分剂进行成盐反应,得到式(II)所示的左旋吡喹酮中间体化合物;
(2)将步骤(1)所得的式(II)所示的左旋吡喹酮中间体化合物进行羧酸还原反应得到式(III)所示化合物;
(3)将步骤(2)所得的式(III)所示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进行酰胺水解反应,得到式(IV)所示化合物;
(4)将步骤(3)所得的式(IV)所示化合物与氯乙酰氯、缚酸剂混匀进行酰化反应,反应完毕后所得产物再与NaN3进行反应得到式(V)所示化合物;
(5)将步骤(4)所得的式(V)所示化合物与H2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进行催化加氢反应,反应完毕后所得的产物再与环己甲酰氯、缚酸剂混匀进行酰化反应,得到式(VI)所示化合物;
(6)将步骤(5)所得的式(VI)所示化合物与甲烷磺酰氯、缚酸剂混匀进行反应,反应完毕后所得的产物再与NaH进行脱氢反应,得到式(VII)所示的左旋吡喹酮。
所述式(I)、式(II)、式(III)中,R为-COOCH3、-COOC2H5、-COO(CH2)2CH3、-COOCH(CH3)2中的任意一种。
2.如权利要求1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碱性拆分剂选自(+)-α-甲基苄胺、奎宁、辛可宁、(R)-(+)-1-(1-奈基)乙胺、脱氢纵胺中的任意一种;优选(+)-α-甲基苄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成盐反应完毕后结晶,析出的结晶体用酸性溶液中和除去碱性拆分剂,酸性溶液选自NaH2PO4溶液、HCl、H2SO4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步骤(3)中,所述碱性溶液为NaOH、NaHCO3、K2CO3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步骤(4)、(5)、(6)中,所述缚酸剂为三乙胺、吡啶、N,N’-二异丙基乙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步骤(5)中,所述催化剂为Pd/C、Pd、二氧化铂、铑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羧酸还原反应具体步骤为:在-10℃~10℃下,将BF3Et2O加入至NaBH4中混匀进行反应,反应完毕后保持温度并加入所述的步骤(1)所得的式(II)所示的左旋吡喹酮中间体化合物,再升温至室温进行反应得到式(c)所示化合物。
5.如权利要求4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式(I)所示化合物与碱性拆分剂的投料摩尔比为1:0.6~1.0,优选1:1;所述步骤(2)中,式(II)所示的左旋吡喹酮中间体化合物与NaBH4、BF3Et2O的投料摩尔比为1:1.2~3.5:1.1~4.0,优选1:2.5:3.5;所述步骤(4)中,式(IV)所示化合物与氯乙酰氯、缚酸剂、NaN3的投料摩尔比为1:1~2.5:1.5~3.0:1.0~2.0,优选1:1.5:2.0:1.5;所述步骤(5)中,式(V)所示化合物与环己甲酰氯、缚酸剂的投料摩尔比为1:1~2.0:1~2.0,优选1:1.25:1.25;催化剂用量为式(V)所示化合物质量用量的5%~20%,优选为10%;所述步骤(6)中,式(IV)所示化合物与甲烷磺酰氯、缚酸剂、NaH的投料摩尔比为1:1.1~2.0:1.0~2.0:1.1~1.5,优选1:1.1:2.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雷,未经田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155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走式高地隙水旱两用喷雾机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灭虫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