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广角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9079.6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7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小宫山忠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13/18 | 分类号: | G02B13/18;G02B13/06;G02B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广角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塑料透镜的广角镜头。
背景技术
近来用于监控用途或车载用途的镜头要求具有广角以及高分辨率。在这种广角镜头中,由于为了获得高分辨率而需要修正倍率色像差,因此通过组合多片透镜构成广角镜头来修正倍率色像差。例如,如图8所示,提出了利用四组五片的透镜结构扩大视角的方案(参考专利文献1)。
图8所示的广角镜头从物体侧(被摄体侧/前侧)起依次包括: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11;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12;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三透镜组13;以及具有正屈光度的第四透镜组14,且在第三透镜组13与第四透镜组14之间具有光圈91。另外,在第四透镜组14的后侧(像侧/被摄体的相反侧)配置有红外线滤光片92。在此,第一透镜组11包括具有负屈光度的玻璃透镜81,所述透镜81是物体侧的面及像侧的面为球面的球面透镜。第二透镜组12包括具有负屈光度的塑料透镜82,其两面为非球面。第三透镜组13包括具有正屈光度的塑料透镜83,其两面为非球面。第四透镜组14包括具有负屈光度的塑料透镜84与具有正屈光度的塑料透镜85两者的接合透镜,塑料透镜84、85的两面均为非球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638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尽管希望在实现广角透镜的低成本化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分辨率,在图8所示的结构中也无法充分地修正倍率色像差。更具体地说,由图9(a)所示的广角镜头的散焦调制传递函数(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特性以及图9(b)所示的广角镜头的点列图可知,无法获得能够与2M像素等对应的高分辨率。另外,在图9(a)中,实线L91表示透镜中心部的光学传递函数(OTF,Optical Transfer Function)系数,虚线L92表示透镜周边部的放射方向上的OTF系数,点划线L93表示透镜周边部的同心圆方向上的OTF系数。并且,在图9(b)中汇总示出了红光、绿光及蓝光下的聚光状态。
鉴于以上问题点,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低成本化的同时提高分辨率的广角镜头。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广角镜头的特征是,具有六片以上的塑料透镜,所述六片以上的塑料透镜包括第一接合透镜,所述第一接合透镜由塑料透镜的非球面彼此接合而成。
在本发明中,通过将透镜的片数设为六片以上来增加非球面透镜的个数以修正倍率色像差,并且通过使用由非球面彼此接合而成的第一接合透镜来修正倍率色像差,进而提高了分辨率。并且,将六片以上的透镜均设为塑料透镜来实现低成本化。因此,能同时实现低成本化以及分辨率的提高。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六片以上的塑料透镜还包括第二接合透镜,所述第二接合透镜由物体侧及像侧中的至少一侧为非球面的塑料透镜彼此接合而成,所述第一接合透镜和所述第二接合透镜配置在隔着光圈的两侧。具体而言,所述广角镜头能够构成为:具有四组六片的透镜结构,所述四组六片的透镜结构从物体侧起依次包括: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三透镜组;以及具有正屈光度的第四透镜组,并且,在所述第三透镜组与第四透镜组之间配置有光圈,所述第四透镜组为所述第一接合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组是由两片塑料透镜的球面彼此接合而成的第二接合透镜,接合面以外的至少一侧为非球面。根据这种结构,由于能够利用两组接合透镜分担倍率色像差的修正,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修正倍率色像差。并且,由于在两组接合透镜之间配置有光圈,因此能够高效地修正像散性。
在本发明中,优选被接合的塑料透镜的折射率的大小关系为隔着所述光圈对称。具体而言,能够构成为:所述第二接合透镜中的物体侧的塑料透镜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一接合透镜中的像侧的塑料透镜的折射率相等,并且所述第二接合透镜中的像侧的塑料透镜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一接合透镜中的物体侧的塑料透镜的折射率相等,所述第一接合透镜中的像侧的塑料透镜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一接合透镜中的物体侧的塑料透镜的折射率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90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美容保健香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