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制品整理加工的半湿态喷洒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07976.3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1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军;李明;马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绢麻纺织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6B1/02 | 分类号: | D06B1/02;D06B15/00;D06M13/00;D06M13/463;D06M101/06;D06M101/28;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5106 | 代理人: | 黎明天 |
地址: | 530031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制品 整理 加工 半湿态 喷洒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制品整理加工方法,尤其是一种纤维制品整理加工的半湿态喷洒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湿态整理方法整理残液排放严重,浪费整理剂,所需设备结构复杂且造价较高;现有干态喷洒处理方法烘干工序复杂且重复,整理剂溶液在纤维制品中难以得到充分扩散和渗透,不利于整理剂与纤维制品的化学结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制品整理加工的半湿态喷洒处理方法;不仅简单实用,而且生产成本较低,安全可靠,相应地提高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纤维制品整理加工的半湿态喷洒处理方法,由如下步骤构成:
①上一道处理工序:如精练、漂白、染色、印花等工序,这些工序之后需要水洗;整理加工是纤维制品深加工的一部分,在整个深加工生产过程的后段进行;
②脱水或轧水:通过离心脱水除去纤维制品上大部分游离水分,降低纤维制品的含水率;经机械方法除水后,纤维制品呈现半湿态,含水率控制在30%~120%;
③喷洒整理剂溶液:直接在半湿态的纤维制品上喷洒整理剂溶液,喷洒率为纤维制品重量的2%~30%;
④保湿烘燥:使用相对密封的烘燥设备,在不排湿气的条件下,对纤维制品进行加热,使系统内环境的温度在60℃~110℃,先期蒸发的水分使系统内环境的相对湿度接近饱和,让纤维制品在湿热条件下保持时间为10~30分钟;
⑤烘干:在烘干设备中把纤维制品烘干。
纤维制品包括:蚕丝绵、腈纶或涤纶纤维和麻纤维等。
整理剂溶液由以下物质按重量配比构成:
香味整理剂SNC208 8%,
交链剂 AF6100 2%,
水 90%。
整理剂溶液由以下物质按重量配比构成:
抗静电剂SN 15%,
水 85%。
整理剂溶液由以下物质按重量配比构成:
ZM-208柔软剂 10%,
水 90%。
一种蚕丝绵的耐久香味整理方法,由如下步骤构成:
①将蚕茧或制丝下脚料经过制绵再进行水洗,使其成为湿态蚕丝绵;
②脱水:通过离心脱水除去蚕丝绵大部分游离水分,降低蚕丝绵的含水率;经机械方法除水后,蚕丝绵呈现半湿态;
③喷洒整理剂溶液:直接在半湿态的蚕丝绵上喷洒整理剂溶液,喷洒率为蚕丝绵重量的5%;
整理剂溶液配方由以下物质按重量配比构成:
香味整理剂SNC208 8%,
交链剂 AF6100 2%,
水 90%;
④常温堆置30~60min、每10 min翻动一次;
⑤保湿烘燥:使用相对密封的烘燥设备,在不排湿气的条件下,对蚕丝绵进行加热,使系统内环境的温度在80℃,先期蒸发的水分使系统内环境的相对湿度接近饱和,让蚕丝绵在湿热条件下保持时间为15~30 min;
⑥烘干:烘干设备中把纤维制品烘干,烘干温度为80℃~95℃。
一种腈纶或涤纶染色纤维的抗静电整理方法,由如下步骤构成:
①将腈纶或涤纶原纤维经过染色再进行水洗,使其成为湿态腈纶或涤纶染色化学纤维;
②脱水或轧水:通过离心脱水除去腈纶或涤纶纤维大部分游离水分,降低腈纶或涤纶纤维的含水率;经机械方法除水后,腈纶或涤纶纤维呈现半湿态;
③喷洒整理剂溶液:直接在半湿态的腈纶或涤纶纤维上喷洒整理剂溶液,喷洒率为腈纶或涤纶纤维重量的10%;
整理剂溶液配方由以下物质按重量配比构成:
抗静电剂SN 15%,
水 85%;
④常温堆置15~30min、每5min翻动一次;
⑤保湿烘燥:使用相对密封的烘燥设备,在不排湿气的条件下,对腈纶或涤纶纤维进行加热,使系统内环境的温度在80℃,先期蒸发的水分使系统内环境的相对湿度接近饱和,让腈纶或涤纶纤维在湿热条件下保持时间为1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绢麻纺织科学研究所,未经广西绢麻纺织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79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