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发酵甘蔗糖蜜生产D-乳酸菌株及其发酵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07255.2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9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闻建平;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7/56;C12R1/22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30007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 甘蔗 糖蜜 生产 乳酸 菌株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酸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发酵甘蔗糖蜜生产高光学纯度D-乳酸的德式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LACD01,以及其发酵甘蔗糖蜜生产D-乳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D-乳酸是多种手性物质的前体,广泛应用于制药、高效低毒农药及除草剂、化妆品等领域的手性合成。而随着新型生物材料的普及推广,L-乳酸、D-乳酸在新材料方面的应用也有很大的发展。以L,D-乳酸为原料制造的聚乳酸类(PLA)产品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其光泽度、透明性、手感和耐热性俱佳,且有一定的耐菌性、阻燃性和抗紫外性,用途十分广泛,可代替硅橡胶、硅油等传统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制作骨内固定物、细胞培养和医用手术缝合线等医用材料;可代聚乙烯、聚丙烯和聚苯乙烯等材料生产新型环保包装材料。而与一般生产的第一代PLA[1]相比,D-乳酸和L-乳酸按一定规则排列聚合而成的第二代PLA[2](sbPLA、scPLA)具有更高的耐热性(Tm值分别由一代PLA的160℃增至220℃、230℃)、力学强度和韧性等。作为第二代PLA的原料,要求D-乳酸光学纯度必须在98%以上,当前对高光学纯度D-乳酸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
D-乳酸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手性拆分法、酶转化法和生物发酵法。微生物发酵生产D-乳酸是以淀粉、葡萄糖等原料经微生物发酵而得,与其它两种方法相比较,微生物发酵法可以生产高光学纯度的D-乳酸,并且避免了前者的工艺复杂、成本高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D-乳酸的规模化生产90%以上采用生物发酵法。
目前,工业上生物法生产D-乳酸的主要原料是玉米等粮食淀粉,但是玉米等粮食作物资源有限,不符合发酵原料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随着人口增长,耕地减少以及水资源短缺等因素影响的不断增大,玉米产量趋于稳定而需求量与日俱增,必将导致其价格的上升。据《2011-2015年中国乳酸行业市场发展及前景预测报告》中预测,“十二五”期间玉米产量年均增长率将从“十五”期间的5.6%降低至2%。因此,如何利用廉价的非粮原料(甘蔗糖蜜、甜菜糖蜜、木薯等)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对新一代的D-乳酸发酵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糖蜜作为制糖工业的副产物,其来源广,全球糖蜜产量已经突破6000万吨,而糖蜜的销量不到一半,这也导致糖蜜价格不断下降,目前国内价格仅约800元每顿。糖蜜中的成分约为30%(w/w)蔗糖、3.2%葡萄糖、10.8%果糖、2.5%碳水化合物、9.6%灰分、8.9%重金属离子(铁、锌、铜、锰、镁、钙等)、4.6%盐分、4.3%蛋白类、0.06%脂类和大量的胶体物质以及少量有机酸、维生素[3]。其含糖量达40%以上,同时蔗糖、葡萄糖和果糖能被大多数乳酸菌直接利用[4]。当前工业上利用发酵法产乙醇的原料主要是糖蜜(占约90%)[5]。由此可见以糖蜜为原料发酵产高光学纯度(98%以上)D-乳酸具有很大的潜力。国外关于发酵糖蜜生产D-乳酸技术已有多篇报导,如Luciana Fontes Coelh等[6]以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B512发酵糖蜜产D-乳酸产量达到60.2g/L,D.S.Joshi等[7]利用乳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lactis同样实现了以糖蜜为原料发酵生产D-乳酸。然而国内还没有乳酸菌发酵糖蜜产D-乳酸的报导,因此,开发国内自主的发酵糖蜜生产高光学纯度D-乳酸菌株及其发酵糖蜜技术,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1]曹晓秀,樊玲,于波,朱可新,郭晓,何勇,一种聚乳酸制备的方法,200710131099.9
[2]刘焱龙,项盛,冯立栋,孙彬,边新超,陈学思,高耐热高韧性聚乳酸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201210421424.6
[3]Ye Ni,Yun Wang,Zhihao Sun,Butanol Production from Cane Molasses by Clostridium saccharobutylicum DSM13864:Batch and Semicontinuous Fermentation,Appl Biochem Biotechnol,2012,166:1896–190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72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