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炭质石墨烯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6609.1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9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林起浪;雷梅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1/04 | 分类号: | C01B31/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石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碳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成本炭质石墨烯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Geim等使用将胶带粘在一块石墨上然后再撕下来的简单方法,首次制备并观察到单层石墨烯。开启了石墨烯片的研究热潮。石墨烯片是一种只有单层或几层原子厚度的纯碳原子结构,其C-C键以sp2结合,形成一个密集的蜂窝状晶格结构。由于它具有的独特的二维碳纳米微观结构以及优异的物理属性,因而其在物理学、材料学以及凝聚态物理等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目前以石墨烯片为基础的材料有着广泛的工业应用范围,如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超级电容器、太阳能电池电极材料、储氢材料、传感器、光学材料、药物载体等。
虽然石墨烯片的应用广泛,但它的许多应用亟需实现低成本、大规模、可重复地制备结构规整、厚度和尺寸可控的石墨烯片。目前制备石墨烯片的方法主要有微机械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氧化-还原法、溶剂剥离法、溶剂热法、高温还原、光照还原、外延晶体生长法、微波法、电弧法、电化学法等。然而,上述方法制备石墨烯片普遍存在制备成本高、工艺复杂、环境污染等问题,并且难以大量制备出石墨烯片,这极大阻碍石墨烯片的推广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炭质石墨烯片及其制备方法,制得的石墨烯片结构缺陷少、制备成本低、操作简单、绿色环保、易产业化,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成本炭质石墨烯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原料的混合、真空炭化、酸洗、球磨;
(1)原料的混合
将炭质材料与添加剂按比例称取,充分球磨后备用;
所述的炭质材料为煤、焦炭、树脂炭、石墨、竹炭、活性炭中的一种;其中,煤为烟煤、动力煤、无烟煤、主焦精煤、肥精煤、焦精煤、电煤中的一种;焦炭为冶金焦、石油焦、沥青焦、针状焦中的一种;树脂炭为热塑性树脂炭、热固性树脂炭的一种;石墨为微晶石墨、土状石墨、鳞片石墨、人工合成石墨、可膨胀石墨、膨胀石墨、纳米石墨片中的一种;
所述的添加剂为锌粉、铝粉、镁粉、锡粉、钙粉、铜粉、氧化锌、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铜、氧化锡、氧化钙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2)真空炭化
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放入真空炉中升温至预定温度后保温,冷却至室温后取出;
(3)酸洗
将步骤(2)所得的炭化产物置于盐酸中搅拌,经过滤分离后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至无Cl-检测出,然后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
(4)球磨
将步骤(3)所得产物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球磨处理。
各步骤的工艺参数如下:
(1)混合工艺参数为:
炭质材料粒度:30~600目
添加剂粒度:30~600目
添加剂纯度:大于99%
炭质材料与添加剂质量比为100:10~100:100;
(2)真空炭化工艺参数为:
升温速率:2℃/min–50℃/min
温度:1000℃–2400℃
保温时间:0.1 h–10 h
真空度:1.0×10-2 Pa–1.0×104 Pa;
(3)酸洗工艺参数为:
盐酸的pH值:1–5
炭化产物与盐酸的质量比:1:1–1:5
搅拌时间:1–5h
搅拌速度:50–1000转/分
干燥温度:110℃–200℃
干燥时间:1h–10h;
(4)球磨工艺参数为:
球磨时间:0.5h–30h
球磨转速:30–1000转/分。
所制得的石墨烯片的收率大于40%,层数为1~10层、含碳量高于98%、比表面积为50~400m2/g。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和效果为: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工艺设备简单,绿色环保、易于大规模生产;产品结构缺陷少,无需还原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实施例1工艺制备的石墨烯片的扫描电镜图片。
图2为采用实施例2工艺制备的石墨烯片的扫描电镜图片。
图3为采用实施例3工艺制备的石墨烯片的扫描电镜图片。
图4为采用实施例4工艺制备的石墨烯片的扫描电镜图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66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悬挂式干粉智能灭火系统
- 下一篇:治疗眼疲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