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晶体管桥式伺服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3832.0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0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呼艳生;王启银;赵锐;岳金城;郭鹏飞;杨春花;李广;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7/28 | 分类号: | H02P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张元俊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晶体管 伺服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晶体管桥式伺服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微型电动机控制技术,对于音响设备等小型装置的品质和经济性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而要制作微型电动机就要求其转速控制电路越简单越好。
但是从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能发现,由于电动机自身的构造和特性它一定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尤其当其加了负载以后温度会更高,虽然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动机工作时产生的温度有所降低,但基于人们对其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影响就一定不能忽视。而且如今的很多音响设备等小型装置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的日常需求还需要加入很多其他的实用功能,这样就会不可避免要加入很多芯片和辅助装置,无形中又在设备内部增加了很多热量,使电路板的温度升高,这样就会影响整个电路的工作精确度和产品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晶体管桥式伺服控制电路,其包括:
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电容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电动机,其中所述第一电源的正极分别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和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晶体管的基极、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和电容器的一端,该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五电阻的一端,该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三电阻的一端,该第二晶体管的基极分别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该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第六电阻的一端和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分别连接第二电源的负极和电动机的一端,第二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源的负极分别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和电动机的另一端。
优选的,第一电阻的阻值与第二电阻的阻值之比等于第三电阻的阻值与电动机的内部电阻的阻值之比。
优选的,第一晶体管是PNP晶体管,第二晶体管是NPN晶体管。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源是一个受温度控制的直流电压源。
优选的,通过选择特定的第六电阻以使得第二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电压相等。
优选的,第一电源的电压为6V,第二电源的电压为0-10V,第一电阻的阻值为1k欧姆,第二电阻的阻值为270欧姆,第三电阻的阻值为5欧姆,第四电阻的阻值为330欧姆,第五电阻的阻值为1k欧姆,第六电阻的阻值为470欧姆,电动机的内部电阻的阻值为21欧姆,电容器的电容值为0.22μF。
根据本发明的桥式伺服控制电路,对电动机转速控制精度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并且减小了温度对于本发明的控制电路的稳定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采用可集成的元器件,减小了该控制电路装置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晶体管桥式伺服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晶体管桥式伺服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在图中,该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源Eb、第二电源Et、电容器C、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和电动机,其中所述第一电源Eb的正极分别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和第一晶体管T1的发射极,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基极、第二晶体管T2的集电极、和电容器C的一端,该电容器C的另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该第一晶体管T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和第三电阻R3的一端,该第二晶体管T2的基极分别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该第二晶体管T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和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分别连接第二电源Et的负极和电动机的一端,第二电源Et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源Eb的负极分别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以及电动机的另一端。
在本控制电路中,第一晶体管T1是PNP晶体管,第二晶体管T2是NPN晶体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分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38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氧化膜超导薄膜
- 下一篇:一种测定光导纤维的数值孔径和衰减系数的实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