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庆单轨车顶板组成焊接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01767.8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1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力;王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2 | 分类号: | B23K9/02;B23K9/235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余岩 |
地址: | 13006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庆 单轨 车顶 组成 焊接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工艺领域,尤其是重庆单轨车顶板组成焊接工艺。
背景技术
重庆单轨车顶铝结构属于板梁结构。此结构存在板材较薄,焊接易变形的缺点,致使原有的焊接工艺所要求的焊缝实现单面焊双面型的效果不佳。
现已完成的两单车顶项目的生产,主要是采用手工焊、自动焊单枪单丝焊工艺。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控制焊接产生的变形,每隔100mm就要点固,并要使用工艺梁,这样的做法常常使得焊缝背透成型不连续、质量差,焊后修补量增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庆单轨车顶板组成新的焊接工艺,此工艺可以解决手工焊、单枪单丝焊工艺焊接变形严重等问题,最终提高实物焊缝质量,提升焊接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重庆单轨车顶板组成焊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首先把车顶板各块型材落在工装上,按照图纸要求进行组对,组对完成后,在工件一位端和二位端处各加一块工艺梁以保证车顶外形完整,同时错口要求控制在1mm以内;
其次每隔200mm对焊缝进行点固,点固长度为20-30mm,剖沟深度为1-2mm,点固完成后,在焊缝区域放置同样型号的条形压铁;
最后使用双枪双丝IGM机械手进行自动焊接,焊缝寻找方式为激光跟踪。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优点和进步:
1)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双枪高效率双丝高速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双枪双丝工艺的生产效率是单枪单丝焊工艺的2倍甚至更高;
2)提高车顶焊缝成型的质量,双枪对称焊接减少了焊接变形,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3)减少修补量,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1)料件打磨。使用直柄砂轮机对焊缝区域进行打磨,打磨区域为15-25mm,打磨要求至露出金属光泽为止。
2)反装组对、点固。将车顶板组成中各顶板按照车顶横向中心向两侧依次落入工装,进行组对。各顶板定位时,注意控制密封槽四周轮廓及型材错口,使错边不超过1mm,对角线差控制在2mm之内。组对完成后,使用工装顶紧、压紧料件,并在两端点固工艺梁。在顶板背面贴上“凹沟深、凹槽宽”陶瓷垫片,保证凹沟和焊缝中心重合并贴严。完成此项后,使用MIG手工焊进行点固,点固长度为20-30mm,点固间隔为200-300mm,剖沟深度为1-2mm,要求直线度与焊缝中心重合。点固完成后,在焊缝区域放置条形压铁,要求均匀摆放。
3)自动焊接。组对点固完毕后,机械手操作工调整好双枪双丝IGM自动焊设备并准备焊接。焊接时使用项目开工前制做工作试件的参数,顶板与中顶板的焊缝的焊接参数为前丝功率57-60%、后丝功率为53-55%,前丝弧长修正为-11--15%、后丝弧长修正为-5--9%,焊接速度为150-160cm/min。侧顶板与顶板的焊缝的焊接参数为前丝功率为50-54%,后丝功率为48-52%,前丝弧长修正为-15--20%,后丝弧长修正为-13--17%,焊接速度为150-160cm/min。
4)焊缝清理、修补。焊接完毕后,操作者对起弧、收弧、焊接接头、缺陷等地方进行修补。
5)焊缝背透成型检验、修补。待反装工件全部焊接、修理完毕后,将工件吊出车顶胎位并按正装放在马蹬上,取下陶瓷垫片,然后对焊缝进行100VT%+100%PT检验,对存在缺陷的焊缝进行修补并做PT检验,合格后出具探伤报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17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自动保护插子的可调电源插头
- 下一篇:一种自动上料喷浆平台液压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