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灾备中心日常运维管理能力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1540.3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0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毅;雷鸣涛;朱小陆;王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心 日常 管理 能力 评估 方法 | ||
1.一种灾备中心日常运维管理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是:灾备中心C,其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后,对灾备中心C的日常运维管理能力进行评估,找出其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得出评估结论;
灾备中心C的日常运维管理能力评估共分为灾备中心运维的组织管理评估、灾备中心日常运行和维护评估及灾难恢复演练评估,分别表示为D,E,F;
灾备中心运维的组织管理评估共分为运维组织架构评估、运维组织人员资质及技能评估和运维团队日常管理评估,分别表示为D1,D2,D3,灾备中心日常运行和维护评估共分为基准核对制度评估、子系统切换验证评估、数据验证评估、灾备系统可用性验证评估、灾难恢复预案管理评估、日常运维流程管理评估、日常运维管理制度评估和监控系统评估,分别表示为E1,E2,E3,E4,E5,E6,E7,E8,灾难恢复演练评估共分为演练的准备、演练的培训、演练的技术支持、演练的切换与回退、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演练的回顾总结,分别表示为F1,F2,F3,F4,F5,F6;
运维组织架构评估D1包括专职负责人、专职项目经理、基础设施维护专职人员、IT系统维护人员、运维流程管理人员、信息安全负责人员、应急与灾难恢复管理人员、灾难恢复预案管理人员、运维质量监督审核人员、7×24小时基础设施运维人员、7×24小时IT系统监控和巡检人员及角色设置等评估项,分别表示为D11,D12,…D112,D1a∈{0,1},a=1,…,12,D1的评估结果表示为评估结论表示为CD1;
运维组织人员资质及技能评估D2包括基础设施运维人员资质及技能、IT系统维护人员资质及技能、应急与灾难恢复管理人员资质及技能、运维流程管理人员资质及技能、信息安全管理人员资质及技能、IT系统维护人员设备调试经验、项目经理管理经验,应急与灾难恢复管理人员系统运维管理经验等评估项,分别表示为D21,D22,…D28,D2b∈{0,1},b=1,…,8,D2的评估结果表示为评估结论表示为CD2;
运维团队日常管理评估D3包括运维岗位的职责和管理制度、人员招聘和变更管理制度、各运维岗位的绩效考核机制、运维团队沟通机制、运维团队例会制度、运维团队人员培训、运维工作流程和运维工作文档等评估项,分别表示为D31,D32,…D38,D3c∈{0,1},c=1,…,8, D3的评估结果表示为评估结论表示为CD3;
基准核对制度评估E1包括基准文档审核、基准核对记录和基准变更记录等评估项,分别表示为E11,E12,E13,E1d∈{0,1},d=1,2,3,E1的评估结果表示为评估结论表示为CE1;
子系统切换验证评估E2包括切换流程的合规性检查、切换与回切技术验证、切换过程监控、改进措施和技术测试报告等评估项,分别表示为E21,E22,…E25,E2e∈{0,1},e=1,…,5,E2的评估结果表示为评估结论表示为CE2;
数据验证评估E3包括备份规则、备份数据定期检查、灾备数据管理制度等评估项,分别表示为E31,E32,E33,E3f∈{0,1},f=1,…,3,E3的评估结果表示为评估结论表示为CE3;
灾备系统可用性验证评估E4包括灾备端数据定期可用性验证、灾备平台定期可用性验证、灾备应用软件定期可用性验证和定期演练机制等评估项,分别表示为E41,E42,…E44,E4g∈{0,1},g=1,…,4,E4的评估结果表示为评估结论表示为CE4;
灾难恢复预案管理评估E5包括预案新版本生成管理、新预案桌面推演、预案保存机制、预案分发机制、预案调用机制、预案版本管理、预案修订机制、预案评审机制和预案销毁机制等评估项,分别表示为E51,E52,…E59,E5h∈{0,1},h=1,…,9,E5的评估结果表示为 评估结论表示为CE5;
日常运维流程管理评估E6包括灾备系统实施交付管理机制、事件响应机制、变更审核流程、资产台账管理、工作记录文档和灾备中心知识库等评估项,分别表示为E61,E62,…E66,E6i∈{0,1},i=1,…,6,E6的评估结果表示为评估结论表示为CE6;
日常运维管理制度评估E7包括外包管理、日常操作管理、文档管理、质量审核、信息安全管理、数据备份管理、系统账号管理、系统验证管理、演练管理和值班管理等评估项,分别表示为E71,E72,…E710,E7j∈{0,1},j=1,…,10,E7的评估结果表示为评估结论表示为CE7;
监控系统评估E8包括监控运行周期、监控范围、数据备份和复制状态监控、监控告警、IT性能监控、灾备系统监控、数据备份或复制状态监控、监控系统与其他系统关联性和生产与灾备监控关联性等评估项,分别表示为E81,E82,…E89,E8k∈{0,1},k=1,…,9,E8的评估结果表示为评估结论表示为CE8;
演练的准备评估F1包括演练场景分析、演练流程、场景预案及切换手册和演练风险处置等评估项,分别表示为F11,F12,…F14,F1o∈{0,1},o=1,…,4,F1的评估结果表示为评估结论表示为CF1;
演练的培训评估F2包括演练培训评估项,表示为F21,F21∈{0,1},F2的评估结果表示为TF2,评估结论表示为CF2;
演练的技术支持评估F3包括演练技术测试、演练技术人员审核、演练技术实施流程和演练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评估项,表示为F31,F32,…F34,F3p∈{0,1},p=1,…,4,F3的评估结果表示为评估结论表示为CF3;
演练的切换与回退评估F4包括演练切换与回退流程和演练切换与回退记录等评估项,表示为F41,F42,F4q∈{0,1},q=1,2,F4的评估结果表示为评估结论表示为CF4;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评估F5包括应急处置实施流程和应急处置实施记录等评估项,表示为F51,F52,F5r∈{0,1},r=1,2,F5的评估结果表示为评估结论表示为CF5;
演练的回顾与总结评估F6包括演练中相关验证和演练总结评估项,表示为F61,F62, F6s∈{0,1},s=1,2,F6的评估结果表示为评估结论表示为CF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灾备中心日常运维管理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是:其具体方法步骤为:
1:输入运维组织架构评估D1评估项D1a∈{0,1},a=1,…,12,输入运维组织人员资质及技能评估D2评估项D2b∈{0,1},b=1,…,8,输入运维团队日常管理评估D3评估项D3c∈{0,1},c=1,…,8,输入基准核对制度评估E1评估项E1d∈{0,1},d=1,2,3,输入子系统切换验证评估E2评估项E2e∈{0,1},e=1,…,5,输入数据验证评估E3评估项E3f∈{0,1},f=1,…,3,输入灾备系统可用性验证评估E4评估项E4g∈{0,1},g=1,…,4,输入灾难恢复预案管理评估E5评估项E5h∈{0,1},h=1,…,9,输入日常运维流程管理评估E6评估项E6i∈{0,1},i=1,…,6,输入日常运维管理制度评估E7评估项E7j∈{0,1},j=1,…,10,输入监控系统评估E8评估项E8k∈{0,1},k=1,…,9,输入演练的准备评估F1评估项F1o∈{0,1},o=1,…,4,输入演练的培训评估F2评估项F21∈{0,1},输入演练的技术支持评估F3评估项F3p∈{0,1},p=1,…,4,输入演练的切换与回退评估F4评估项F4q∈{0,1},q=1,2,输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评估F5评估项F5r∈{0,1},r=1,2,输入演练的回顾与总结评估F6评估项F6s∈{0,1},s=1,2;
2:计算D1的评估结果表示为
3:若TD1=12,则定义D1评估结论CD1为完整的运维组织架构,若TD1=0,则定义D1评估结论CD1为无运维组织架构,否则,定义D1评估结论CD1为不完整的运维组织架构;
4:计算D2的评估结果表示为
5:若TD2=8,则定义D2评估结论CD2为全面的运维组织人员资质及技能,若TD2=0,则定义D2评估结论CD2为无运维组织人员资质及技能,否则,定义D2评估结论CD2为不全面的运维组织人员资质及技能;
6:计算D3的评估结果表示为
7:若TD3=8,则定义D3评估结论CD3为完整的运维团队日常管理,若TD3=0,则定义D3评估结论CD3为无运维团队日常管理,否则,定义D3评估结论CD3为不完整的运维团队日常管理;
8:计算E1的评估结果表示为
9:若TE1=1,则定义E1评估结论CE1为有效的基准核对,否则,定义E1评估结论CE1为无效的基准核对;
10:计算E2的评估结果表示为
11:若TE2=1,则定义E2评估结论CE2为有效的子系统切换验证,否则,定义E2评估结论CE2为无效的子系统切换验证;
12:计算E3的评估结果表示为
13:若TE3=1,则定义E3评估结论CE3为有效的数据验证,若否则,定义E3评估结论CE3为无效的数据验证;
14:计算E4的评估结果表示为
15:若TE4=1,则定义E4评估结论CE4为有效的灾备系统可用性验证,否则,定义E4评估结论CE4为无效的灾备系统可用性验证;
16:计算E5的评估结果表示为
17:若TE5=9,则定义E5评估结论CE5为完整的灾难恢复预案管理,若TE5=0,则定义E5评估结论CE5为无灾难恢复预案管理,否则,定义E5评估结论CE5为不完整的灾难恢复预案管理;
18:计算E6的评估结果表示为
19:若TE6=6,则定义E6评估结论CE6为完整的日常运维流程管理,若TE6=0,则定义E6评 估结论CE6为无日常运维流程管理,否则,定义E6评估结论CE6为不完整的日常运维流程管理;
20:计算E7的评估结果表示为
21:若TE7=10,则定义E7评估结论CE7为完整的日常运维管理制度,若TE7=0,则定义E7评估结论CE7为无日常运维管理制度,否则,定义E7评估结论CE7为不完整的日常运维管理制度;
22:计算E8的评估结果表示为
23:若TE8=9,则定义E8评估结论CE8为完整的监控系统管理,若TE8=0,则定义E8评估结论CE8为无监控系统管理,否则,定义E8评估结论CE8为不完整的监控系统管理;
24:计算F1的评估结果表示为
25:若TF1=11,则定义F1评估结论CF1为有效的演练准备,否则,定义F1评估结论CF1为无效的演练准备;
26:计算F2的评估结果表示为TF2;
27:若TF2=1,则定义F2评估结论CF2为存在演练的培训,否则,定义F2评估结论CF2为无演练的培训;
28:计算F3的评估结果表示为
29:若TF3=1,则定义F3评估结论CF3为有效的演练技术支持,否则,定义F3评估结论CF3为无效的演练技术支持;
30:计算F4的评估结果表示为
31:若TF4=1,则定义F4评估结论CF4为有效的演练切换与回退,否则,定义F4评估结论CF4为无效的演练切换与回退;
32:计算F5的评估结果表示为
33:若TF5=1,则定义F5评估结论CF5为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否则,定义F5评估结论CF5为无效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34:计算F6的评估结果表示为
35:若TF6=1,则定义F6评估结论CF6为有效的演练回顾与总结,否则,定义F6评估结论CF6为无效的演练回顾与总结;
36: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154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