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车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0454.0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0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本祥;林玲;朱明锋;强昆昆;陈伟;董亮亮;门乐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3/00 | 分类号: | B62D23/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身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中型客车的车身均采用非承载式车身结构,即车身本体与底盘车架采用螺栓固定连接,车辆行驶时受到的力通过车架传递到车身本体上,车身本体产生的力集中传递到车架上,这种结构的中巴车整车质量重,质心高,稳定性差,乘坐舒适性能差。这种结构当车辆高速行驶时,平稳性差,易产生震动;且非承载式车身质量大,使用成本高;车身本体与车架装配精度不易保证,装配精度低;厚重的底盘在翻车时,对相对薄弱的车身本体造成致命的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车身本体与车架焊接总成构成刚性整体,改善车辆行驶震动问题,提高行驶平稳性的汽车车身结构;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为一种汽车车身结构,包括车身本体,所述的车身本体与车架连接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车架包括驾驶区左纵梁,驾驶区右纵梁,左前车架纵梁,右前车架纵梁,驾驶区左纵梁和驾驶区右纵梁分别与车底板固定连接,左前车架纵梁和右前车架纵梁分别与驾驶区左纵梁和驾驶区右纵梁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车架的驾驶区左纵梁和驾驶区右纵梁均设置为截面呈U形的结构,所述的驾驶区左纵梁端头部设置弯折的连接部Ⅰ,驾驶区左纵梁通过连接部Ⅰ与车底板连接,所述的驾驶区右纵梁端头部设置弯折的连接部Ⅱ,驾驶区右纵梁通过连接部Ⅱ与车底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的车架还包括左后纵梁,右后纵梁,左后纵梁和右后纵梁分别与车底板连接,左后纵梁和右后纵梁截面均呈U形结构,左后纵梁端头通过弯折的连接部Ⅲ与车底板连接,右后纵梁端头通过弯折的连接部Ⅳ与车底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左后纵梁和右后纵梁下部分别与左前板簧吊耳和右前板簧吊耳连接,所述的左后纵梁和右后纵梁内分别设置U形结构的加强梁Ⅰ和加强梁Ⅱ,所述的加强梁Ⅰ和加强梁Ⅱ设置为分别与左后纵梁和右后纵梁贴合连接在一起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左前车架纵梁和右前车架纵梁分别由纵梁上组件和纵梁下组件组成,纵梁上组件截面呈U形结构,纵梁下组件截面呈U型结构,纵梁上组件的组件下部与纵梁下组件的组件侧板件固定连接。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驾驶区左纵梁和驾驶区右纵梁分别与车底板固定连接,左前车架纵梁和右前车架纵梁分别与驾驶区左纵梁和驾驶区右纵梁连接,左后纵梁和右后纵梁分别与车底板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将传统的底盘车架集成到车身本体上,构成全承载式车身结构,车辆的弯曲和扭转载荷完全由车身本体承受,而将车架集成到车身本体的同时,也将驾驶区左纵梁,驾驶区右纵梁,左前车架纵梁,右前车架纵梁,左后纵梁,右后纵梁这些部件从厚板改为薄板冲压结构,降低车身质量,节省加工成本,质量轻、质心低,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的汽车,在高速行驶时,车身的稳定性能优良,提升了行驶的安全性;碰撞时白车身的吸能性好,减少对车内人员的冲击,从而增强车身安全性能,有效保障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的驾驶区左纵梁和驾驶区右纵梁分别与车底板连接部位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的左后纵梁和右后纵梁分别与车底板连接部位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别为:3、驾驶区左纵梁;4、驾驶区右纵梁;5、左前车架纵梁;6、右前车架纵梁;7、车底板;8、连接部Ⅰ;9、连接部Ⅱ;10、左后纵梁;11、右后纵梁;12、连接部Ⅲ;13、连接部Ⅳ;14、左前板簧吊耳;15、右前板簧吊耳;16、加强梁Ⅰ;17、加强梁Ⅱ;18、纵梁上组件;19、纵梁下组件;20、组件下部;21、组件侧板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发明为一种汽车车身结构,包括车身本体,所述的车身本体与车架连接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车架包括驾驶区左纵梁3,驾驶区右纵梁4,左前车架纵梁5,右前车架纵梁6,所述的驾驶区左纵梁3和驾驶区右纵梁4分别与车底板7固定连接,所述的左前车架纵梁5和右前车架纵梁6分别与驾驶区左纵梁3和驾驶区右纵梁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04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筛分式味精结晶分离工艺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丝网印刷上料机台的风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