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酰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499846.X | 申请日: | 2013-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2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任祥祥;王海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G01N30/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万志香;郭元杰 |
| 地址: | 51065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酰胺类 化合物 分析 方法 | ||
1.一种酰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分析,包含以下步骤:
A、样品的前处理:
从样品干净部位取样,置于玻璃反应瓶中,加入甲醇,萃取1h±5min,重复上述操作1-2次,合并提取液,混匀,浓缩,最后用甲醇定容,将样品通过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待测样品;
B、对待测样品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气相色谱条件为色谱柱:Rxi-624sil MS60m,膜厚1.8μm,内径0.32mm;柱温条件:初始40~60℃,保持2~4min,然后以10~25℃/min的速率升至260~290℃,保持1~3min;进样口温度:230~280℃;进样模式:不分流;进样量:1uL;载气:氦气,纯度≥99.999%,流量:1~1.3ml/min;质谱参数如下:离子源温度:230℃;色谱-质谱接口温度:250~280℃;电离方式:电子轰击电离,电离能量:70eV;溶剂延迟时间:3~7min;采集模式:SCAN定性,SIM定量;
所述酰胺类化合物为丙烯酰胺,N-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酰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酰胺类化合物为丙烯酰胺,N-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甲酰胺和N,N-二甲基乙酰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酰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色谱条件为色谱柱:Rxi-624sil MS60m,膜厚1.8μm,内径0.32mm;柱温条件:初始40~50℃,保持2~3min,然后以18~22℃/min的速率升至275~285℃,保持1~2min;进样口温度:240~260℃;进样模式:不分流;进样量:1uL;载气:氦气,纯度≥99.999%,流量:1~1.2ml/min;所述质谱参数如下:离子源温度:230℃;色谱-质谱接口温度:255~265℃;电离方式:电子轰击电离,电离能量:70eV;溶剂延迟时间:6~7min;采集模式:SCAN定性,SIM定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酰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色谱条件中柱温条件:初始40℃,保持2min,然后以20℃/min的速率升至280℃,保持1min;进样口温度:250℃;载气:氦气,纯度≥99.999%,流量:1.1ml/min;所述质谱参数中,色谱-质谱接口温度:260℃;溶剂延迟时间:6.5min。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酰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酰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的检出限为0.01mg/kg。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酰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酰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2.5%。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酰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酰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0%-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984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频多联机组的油路平衡系统
- 下一篇:太阳能发电蓄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