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结构组合式塔式起重机基础的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99727.4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6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江春;胡本星;陈再捷;武启明;杜鹏;翟丽娜;王子英;孙国梁;程冉;王传庆;林寅;陈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住宅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4 | 分类号: | E02D27/44;E02D27/4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30006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结构 组合式 塔式起重机 基础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塔基的施工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结构组合式塔式起重机基础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塔式起重机是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起重设备,主要用于建筑材料与构件的吊运和建筑结构与工业设备的安装,其主要功能是重物的垂直运输和施工现场内短距离水平运输,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的施工。塔式起重机传至基础的竖向力及弯矩均较大,当地基土为软弱土层时,采用浅基础一般不能满足塔式起重机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为满足上述要求,现有塔式起重机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承台基础,其中钢筋混凝土承台一般采用体积较大(一般为30m3~50m3)的矩形板式或十字形梁式承台。目前所采用的塔式起重机钢筋混凝土承台具有以下方面的问题:1)承台占地面积较大。2)施工承台所使用的钢筋及混凝土用量较大,且不可重复使用,造成极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钢结构组合式塔式起重机基础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速度快,成本低,并且采用该施工方法施建的基础占地面积小。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结构组合式塔式起重机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按照塔式起重机固定地脚的位置及数量施工基桩,在每根所述基桩中预埋一抗剪钢柱,所述抗剪钢柱的上部伸出所述基桩的桩顶;将所述塔式起重机固定地脚的底端与所述抗剪钢柱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
二)在每根所述基桩的桩顶上绑扎纵筋及箍筋形成钢筋笼并在该钢筋笼外部设置一组合钢套筒,所述组合钢套筒由两瓣通过可拆连接形成;通过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组合钢套筒之间设置支撑部件,将所有所述组合钢套筒连接在一起形成钢结构部分;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组合钢套筒之间为可拆连接;将塔式起重机基础节与塔式起重机固定地脚连接在一起;
三)在所述组合钢套筒内浇筑混凝土至所述组合钢套筒的顶面,待所述组合钢套筒内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完成了基础的施工。
所述组合钢套筒内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直径与基桩的直径相同。
所述组合钢套筒外设有环形加劲肋。
所述塔式起重机固定地脚的底端与所述抗剪钢柱的顶端通过水平设置的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采用组装和拆卸均较方便的钢结构部分及其组合钢套筒内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代替现有塔式起重机灌注桩基承台基础的钢筋混凝土承台,将相互独立的几根钢筋混凝土灌注桩连接成一整体,使其共同承担塔式起重机产生的荷载,其中的钢结构部分可重复利用,因此,本发明能够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速度,绿色环保。并且采用本发明施作的基础具有占地面积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施作的钢结构组合式塔式起重机基础立面图;
图2为图1的平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中钢套筒与垂直支撑Ⅰ连接的平面图;
图4为本发明中垂直支撑Ⅰ的平面图;
图5为本发明中钢套筒与垂直支撑Ⅱ连接的平面图;
图6为本发明中垂直支撑Ⅱ的平面图;
图7为本发明中钢套筒一瓣的结构主视图;
图8为图7的侧视图;
图9为图7的俯视图。
图中:1、基桩,2、抗剪钢柱,3、塔式起重机固定地脚,4、连接板I,5、混凝土垫层,6、组合钢套筒,7、纵筋,8、箍筋,9、钢筋混凝土结构,10、剖分钢管,11、环形加劲肋,12、等边角钢,13、高强螺栓,14、垂直支撑Ⅰ,15、连接板Ⅱ,16、水平撑杆Ⅰ,17、斜向撑杆Ⅰ,18、垂直支撑Ⅱ,19、连接板Ⅲ,20、连接板Ⅳ,21、水平撑杆Ⅱ,22、斜向撑杆Ⅱ,23、交叉水平支撑,24、连接板Ⅴ,25、连接板Ⅵ,26、塔式起重机基础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9,一种钢结构组合式塔式起重机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按照塔式起重机固定地脚的位置及数量施工基桩1,在每根所述基桩1中预埋一抗剪钢柱2,所述抗剪钢柱2的上部伸出所述基桩1的桩顶;将所述塔式起重机固定地脚3的底端与所述抗剪钢柱2的顶端均与连接板Ⅰ4通过焊接进行连接;在所述基桩1的顶部浇筑混凝土垫层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住宅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住宅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97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式乳腺机图像后处理方法
- 下一篇:图像增强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