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和乘客输送机用扶手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99304.2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3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本田武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23/24 | 分类号: | B66B2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乘客 输送 移动 扶手 | ||
1.一种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其具备:
主体树脂部,其横截面呈C字状,并且该主体树脂部形成为环状;
基布,其沿所述主体树脂部的长边设置在所述主体树脂部的内侧面;以及
低摩擦线,其以一部分在所述基布的正面露出的方式缝于所述基布,
所述低摩擦线使用以下纤维,该纤维具有比构成所述基布的纤维低的摩擦特性,并容易磨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其中,所述低摩擦线在所述基布的正面侧和背面侧往返,并且所述低摩擦线在所述基布的背面侧借助背线而防止了脱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其中,所述低摩擦线使用以氟树脂为基材的纤维、或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为基材的纤维。
4.一种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其具备:
主体树脂部,其横截面呈C字状,并且该主体树脂部形成为环状;
基布,其沿所述主体树脂部的长边设置在所述主体树脂部的内侧面;以及
低摩擦件,其以一部分在所述基布的正面露出的方式直接设置于所述基布,
所述低摩擦件使用以下纤维或成型件,该纤维或成型件具有比构成所述基布的纤维低的摩擦特性,并容易磨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其中,所述低摩擦件贯穿所述基布,其一部分在所述基布的正面露出,另外一部分配置在所述基布的背面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其中,所述低摩擦件呈U字状,其中间部在所述基布的正面露出,两端部配置在所述基布的背面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其中,所述低摩擦件在配置于所述基布的背面侧的部分形成有防脱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其中,所述低摩擦件的一部分呈V字状,呈V字状的部分被插入到所述基布的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4~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移动扶手,其中,所述低摩擦件使用以氟树脂为基材的纤维或成型件、或者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为基材的纤维或成型件。
10.一种乘客输送机用扶手,其具备:
长条状的主体树脂部,其横截面呈C字状;
基布,其沿所述主体树脂部的长边设置在所述主体树脂部的内侧面;以及
低摩擦线,其以一部分在所述基布的正面露出的方式缝于所述基布,
所述低摩擦线使用以下纤维,该纤维具有比构成所述基布的纤维低的摩擦特性,并容易磨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用扶手,其中,所述低摩擦线在所述基布的正面侧和背面侧往返,并且所述低摩擦线在所述基布的背面侧借助背线而防止了脱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用扶手,其中,所述低摩擦线使用以氟树脂为基材的纤维、或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为基材的纤维。
13.一种乘客输送机用扶手,其具备:
长条状的主体树脂部,其横截面呈C字状;
基布,其沿所述主体树脂部的长边设置在所述主体树脂部的内侧面;以及
低摩擦件,其以一部分在所述基布的正面露出的方式直接设置于所述基布,
所述低摩擦件使用以下纤维或成型件,该纤维或成型件具有比构成所述基布的纤维低的摩擦特性,并容易磨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用扶手,其中,所述低摩擦件贯穿所述基布,其一部分在所述基布的正面露出,另外一部分配置在所述基布的背面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用扶手,其中,所述低摩擦件呈U字状,其中间部在所述基布的正面露出,两端部配置在所述基布的背面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用扶手,其中,所述低摩擦件在配置于所述基布的背面侧的部分形成有防脱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用扶手,其中,所述低摩擦件的一部分呈V字状,呈V字状的部分被插入到所述基布的孔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3~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用扶手,其中,所述低摩擦件使用以氟树脂为基材的纤维或成型件、或者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为基材的纤维或成型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93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疏散风热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水稻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