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解溶胶-凝胶结合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TiN粉体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96816.3 申请日: 2013-10-08
公开(公告)号: CN103601161A 公开(公告)日: 2014-02-26
发明(设计)人: 卜景龙;魏恒勇;张利芳;崔燚;魏颖娜;王志发;王榕林;王瑞生 申请(专利权)人: 河北联合大学
主分类号: C01B21/076 分类号: C01B21/07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063009 ***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水解 溶胶 凝胶 结合 还原 氮化 法制 tin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材料科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水解溶胶-凝胶结合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TiN粉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氮化钛(TiN)是近年来日益引人注目的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具有高熔点、高硬度、耐磨损、耐酸碱腐蚀及良好的导电性等优异特性,在高温结构部件、微电子、电容器、催化剂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TiN可用于改善超硬工具的特性,制造熔融金属坩埚、化学装置、热交换器、热电偶保护套等。TiN粉体作为增强相可提高陶瓷和金属基体的强度和韧性,还可作为燃料电池电极催化剂载体和电极材料。合成纯度高、粒度细小、粒度分布窄、性能稳定的TiN粉体是制备高性能TiN材料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目前,TiN粉体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直接氮化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溶剂热合成法和碳热还原氮化法等。例如,罗锡山以TiH2为原料在纯度大于99.999%的N2气氛中在700~1000℃反应温度下保温1~4h制得纯度大于90%TiN粉体(粉末冶金工业,1997,7(3):28-30.)。Karo Akio等以TiCl4、NH3、H2、N2为原料,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700~1500℃制备了TiN粉末(Journal of the Ceramic Society of Japan,1975,83(9):453-458.)。谈国强等以分析纯TiCl4为钛源和NaN3为氮源,二甲苯为溶剂,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制得了纳米级TiN粉末,其晶胞参数为0.4241nm,平均粒径为11.04nm。(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36(2):247-249.)。吴峰等以锐钛矿、金红石型TiO2为钛源,鳞片石墨、炭黑和可膨胀石墨为碳源,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在1300~1400℃反应5h合成出纯度较高的TiN粉体(耐火材料,2006,40(2):89-91.)。谈国强等以TiO2、葡萄糖、尿素和石油焦为原料,以N2作为还原剂,利用碳热还原氮化技术在1350~1400℃反应5h制备出TiN粉体(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science,2006,5(4):571-577.)。

上述制备方法中,直接氮化法操作简便,可以得到高纯度的TiN粉末,但所得粉末易团聚,且原料价格昂贵,难于批量生产,制备过程中会产生环境污染。化学气相沉积法具有产物纯度高,粒度细小均匀等优点,但存在产量小、反应复杂、不易控制、原料成本较高等缺点。溶剂热合成法能够制得纳米级TiN粉体,不过合成的TiN粉体团聚较严重,产物中的杂质尚不能用高温的方法除去,影响了产物的质量。相比之下,碳热还原氮化法设备简单,容易操作,成本低廉,但原料难以混合均匀造成合成温度高、反应时间长。为此,制备出高活性、大比表面积的前驱体可以促进还原氮化气体扩散传质,提高前驱体还原氮化活性,可以降低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氮化物粉体合成温度、缩短反应时间(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2005,(198):24-29;CN101318638;Chemistry of Materials,2006,13,3122-3129.)。

目前报道的文献中多以水解溶胶-凝胶法合成TiO2前驱体作为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TiN的原料,例如,谈国强等以Ti(OC4H9)4、无水乙醇和水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TiO2前驱体,以石油焦为碳源,在3.6L/min的N2流量下利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在1350℃反应5h制备出纯度较高的TiN粉体(云南大学学报,2005,27(5A):414-417.)。然而,其原料金属钛醇盐极易水解,需要严格控制水解速率,才能获得高活性的前驱体。为此,探索一种既易于控制、工艺简单,又可获得具有更高活性TiO2纳米前驱体的方法,对降低TiN粉体合成温度、缩短反应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TiN粉体制备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非水解溶胶-凝胶结合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TiN粉体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联合大学,未经河北联合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68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