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洋槐花米酒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93612.4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0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樊建;上官端琳;赵天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G3/12 | 分类号: | C12G3/12;C12G3/02;C12R1/8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洋槐 米酒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洋槐花米酒的生产工艺,属于酿造工业领域。
背景技术
米酒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大米原料经过必要的处理,在酿酒酵母的作用下产生乙醇及其它少量风味物质,经过蒸馏后得到的饮用酒,米酒中有害杂质少,是酒中最好最安全的饮用酒之一,但其不足之处是香气略显单调。
洋槐又名刺槐(Robinia pserdoacacia),落叶乔木,属豆科蝶形花亚科刺槐属,花期4~5月,花开时白花满树,花香清新淡雅,对视觉环境和嗅觉环境的营造影响较大,洋槐花营养成分全面,含有蛋白质、17种氨基酸、多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主要为Vc)、微量元素及大量的黄酮类特殊功能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炎、抗病毒、祛痰、抗癌等生理作用。
洋槐花虽然营养价值高,但是并未受到大家太多关注,其相关产品主要为饮料、蜜饯、花酱及调配酒等,洋槐花米酒并未见报道。本发明公开洋槐花米酒及其加工方法,一是开发出一种新产品,二是采用变温发酵使其产生更丰富的风味,三是利用低温冷凝技术来回收发酵及蒸馏过程中的香气成分,使得酒香与花香更为饱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洋槐花香和米香的洋槐花米酒,并公开洋槐花米酒的生产工艺,将新鲜的洋槐花进行清洗、去蒂,自然萎蔫48~72小时,使其产生更浓的香气;将大米面粉加水调浆,经过液化和糖化后得糖化液,将糖化液与萎蔫的洋槐花混合,加热至75~85℃进行杀菌,冷却至常温得发酵基质,在发酵基质中加入酿酒酵母,采用先高温后低温的变温发酵,使其产生更丰富的风味物质;发酵过程中在发酵罐口处连接一个冷凝器,将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引入冷凝器,用冷水进行冷凝,得到香气回收液I,发酵完成后过滤得到发酵酒液,发酵酒液转入蒸馏器内蒸馏,在第一级冷凝器用常温水进行冷凝得蒸馏酒液,再连接一个第二级冷凝器,用0~4℃的冷水进行冷凝,得到香气回收液II,将蒸馏酒液与香气回收液I及香气回收液II混合,即得洋槐花米酒。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的:
(1)原料处理:将新鲜的洋槐花进行清洗、去蒂,将花铺在竹筛上面,放入洁净通风的房间内,自然萎蔫48~72小时,使其产生更浓的香气;
(2)发酵基质的制备:按大米面粉与水的重量比为1:3~4的比例,将大米面粉与水混合调浆,并保持搅拌,以大米面粉重量为基准按照每kg大米面粉加入200~500U的高温α-淀粉酶的比例,在上述大米面粉与水的混合浆料中加入高温α-淀粉酶,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加热至80~90℃进行糊化并液化,冷却至60~70℃,再按照每公斤大米面粉加入100~300U的糖化酶的比例,在上述已冷却至60~70℃的浆料中加入糖化酶进行搅拌混合,放置20~30分钟进行糖化得糖化液,将糖化液与萎蔫的洋槐花按重量比为20~30:1混合,加热至75~85℃进行杀菌,冷却至常温得发酵基质;
(3)发酵与香气回收:往发酵基质中加入占发酵基质质量0.1%~0.5%的酿酒酵母,在20~30℃进行密闭发酵,时间为5~7天,降低温度至15~20℃,再发酵15~21天;发酵过程中在发酵罐口处连接一个冷凝器,将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引入冷凝器,用0~4℃的冷水进行冷凝,得到香气回收液I,发酵完成后过滤得到发酵酒液;
(4)蒸馏:将发酵酒液转入蒸馏器内蒸馏,在第一级冷凝器用常温水进行冷凝得蒸馏酒液,再连接一个第二级冷凝器,用0~4℃的冷水进行冷凝,得到香气回收液II,将蒸馏酒液与香气回收液I及香气回收液II混合,即得洋槐花米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大米与洋槐花进行复合发酵,酒体清澈透明,并且采用低温冷凝以回收发酵和蒸馏过程中挥发掉的香气成分,有效地减少了香气成分的损失,再采用变温发酵,有利于酵母菌产生更丰富的风味物质,所得的发酵酒酒味醇和、香味浓厚,具有洋槐花和大米的香气,得到一种清香优雅的洋槐花米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本发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所述内容,实施例中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市售试剂。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36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