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后行李盖的支撑组件和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93168.6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4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黄超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2 | 分类号: | B62D25/12;B62D4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贾玉姣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行李 支撑 组件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车辆的后行盖的支撑组件和具有该支撑组件的汽车。
背景技术
在高配置车型中搭载高低音喇叭时,将导致整体式备胎盒和高低音喇叭干涉,而由于高低音喇叭要求大容积的空腔,不能通过更改高低音喇叭来避免干涉,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备胎盒既可以与非高配置车型匹配,又可以与高配置车型匹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后行李盖的支撑组件,该支撑组件结构简单,装拆和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支撑组件的汽车。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后行李盖的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上形成有第一凹部;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上形成有第二凹部,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可拆卸地相连且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二凹部对应以构成适于放置备胎的备胎容纳凹部。
由于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为可拆卸结构,因此,针对同一车型,只需要设计开发一种支撑组件就可以实现不同配置共同匹配的要求。由此,可以降低研发成本。
简言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组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安装和拆卸方便。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后行李盖的支撑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均形成为U形,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形成为朝向彼此敞开的弧形结构。因此,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
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二凹部的开口端相对以构成圆形的备胎容纳凹部。由此,方便固定备胎。
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定位部。由此,通过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的配合实现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的连接。
所述第一定位部为燕尾槽,所述第二定位部为燕尾形凸块。由此,进一步提高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配合强度。
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均包括内板和外板,所述内板为弧形,所述外板设在所述内板的外周且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彼此间隔开。
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将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之间的空间隔离成多个子空间的筋条。由此,可以提高内板和外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且提供多个不同大小的容纳腔用于存放不同大小的工具。
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外板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外板相接以构成矩形。由此,便于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的组装,进一步提高支撑组件的装配效率。
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表面平齐。
所述第一凹部对应的圆心角的范围为0-180°,所述第二凹部对应的圆心角的范围为180°-360°。
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二支撑件在展开与折叠位置之间可转动,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位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二凹部对应以构成适于放置备胎的备胎容纳凹部,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件支撑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上表面上。
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二支撑件在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可转动,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位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二凹部对应以构成适于放置备胎的备胎容纳凹部,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件收纳在所述第二凹部内。
所述第一凹部对应的圆心角和所述第二凹部对应的圆心角均为180°。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汽车包括所述用于车辆的后行李盖的支撑组件。由于根据本发明的支撑组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装拆方便的优点。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汽车也具有上述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图1实施例的支撑组件的分解图;
图3是根据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支撑组件与备胎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相对第二支撑件转动的动态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支撑组件与备胎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支撑组件100;
第一支撑件10;第一定位部11;第一凹部12;第三凹部13;
第二支撑件20;第二定位部21;第二凹部22;
备胎容纳凹部30;
筋条40;
内板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31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调保鲜运输车厢的密封结构及方法
- 下一篇:童车的刹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