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乙醇柴油存储稳定性的助溶剂及含该助溶剂的乙醇柴油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493162.9 | 申请日: | 2013-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0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 发明(设计)人: | 邓翠花;梁胜彪;王家华;周小群;黄艳芳;霍旺;陈小菊;刘国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L1/02 | 分类号: | C10L1/02;C10L1/10;C10L1/185;C10L1/18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刘小敏;马赟斋 |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乙醇 柴油 存储 稳定性 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醇柴油添加剂,尤其涉及一种提高乙醇柴油存储稳定性的助溶剂,本发明还涉及还有该助溶剂的乙醇柴油。
背景技术
乙醇和柴油是两种化学结构和化学性质差别都很大的物质,乙醇含有羟基,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具有亲水性;柴油是成分复杂的石油产品,一般来说是由含C15-C25的饱和烃、烯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等有机物组成,总的来说是非极性的。高温条件下,乙醇和柴油的相溶性较好;温度降低,乙醇和柴油的互溶度很差,特别是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乙醇和柴油会很快分成两相。在柴油的存储、运输过程中,柴油难免会带入少量的水分,水分子形成氢键的能力比乙醇强许多,会影响乙醇-柴油体系的互溶性和稳定性。因此,就必须添加一种能够降低乙醇相和柴油相之间的表面张力的物质,即乙醇柴油助溶剂,使两相性质得到改善,有利于形成稳定、均匀的混合燃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提高乙醇柴油存储稳定性的助溶剂,该助溶剂能使乙醇和柴油较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具有良好的相溶性甚至在低温时也能保持较长的时间不分层,并使乙醇柴油具有抗水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上述助溶剂的用途。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含有上述助溶剂的乙醇柴油,该乙醇柴油均匀、稳定、透明,并具有一定的抗水性能,在0~40℃下稳定期超过六个月。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提高乙醇柴油存储稳定性的助溶剂,包括以下体积分数的组分:
生物柴油 20%~60%
中碳醇 35%~65%
乳化剂 5%~15%。
由于单一的表面活性物质难以使乙醇和柴油形成稳定的乳液,因此本发明以生物柴油、中碳醇和乳化剂复配成乙醇柴油助溶剂。其中,生物柴油是具有“双极性”性质,可使乙醇和微量水份等极性物质均匀地分散在柴油中,形成热力学上稳定的微乳状液透明体系。中碳醇为具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的双亲物质,即可溶于醇也可溶于柴油。中碳醇倾向于分布在醇油界面上,亲水基团在醇相、亲油基团在油相,可在基础柴油和乙醇间起到一种纽带作用,使得在产品中既可以形成基础柴油包乙醇的乳化液,也可以形成乙醇包基础柴油的乳化液,使得乙醇和柴油较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具有良好的相溶性甚至在低温时也能保持较长的时间不分层。使得乙醇和柴油较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甚至在低温时也能保持很好的互溶性。乳化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对水亲和力很强的官能团,与中碳醇复配使用,具有协同作用,可进一步降低界面张力,形成牢固的界面膜,增加体系的稳定性,以及乙醇柴油的抗水性。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柴油采用植物油脂肪酸甲酯,包括大豆油脂肪酸甲酯、菜籽油脂肪酸甲酯和棉籽油脂肪酸甲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本发明所述的中碳醇为C5~C12异构脂肪醇,包括异戊醇、异庚醇、异辛醇、异壬醇和异癸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本发明所述乳化剂优选采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其分子式为C9H19C6H4O(CH2CH2O)nH,其中,n=2~12。
本发明所述助溶剂的用途是指所述助溶剂在乙醇柴油中的应用。由于不同比例范围的乙醇柴油混合燃料有不同界面情况,适合于其比例范围的助溶剂也不同。作为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乙醇柴油中,柴油、乙醇和助溶剂的体积比为70~90﹕5~20﹕5-10。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乙醇柴油,由柴油、乙醇和助溶剂按体积比70~90﹕5~20﹕5-10混合而成。
本发明所述的柴油可以是各种成品柴油,如0#柴油、-10#柴油、-20#柴油、-35#柴油,5#柴油、10#柴油等;也可以是催化柴油、加氢精制柴油等非成品柴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本发明提供的助溶剂由生物柴油、中碳醇和乳化剂复配制成,能将乙醇柴油中的乙醇和柴油紧密结合在一起,使乙醇和柴油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提高了低温稳定性,在0~40℃下存放超过六个月也不会发生相分离和沉淀现象。
(2) 本发明的助溶剂使乙醇柴油容水率可达1%以下,抗水性强,解决了油品含水而导致的乙醇柴油相分离现象。
(3) 本发明的助溶剂的组分来源广泛、成本相对较低,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并无需改变柴油机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31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