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蛹虫草采收效率的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92706.X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8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邢礼军;王卫红;刘新香;闫明明;张爱武;刘春阁;喻少帆;芦丽红;杨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曙***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虫草 采收 效率 新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蛹虫草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蛹虫草规模化生产工艺及方法。
背景技术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L.Fr)Link),属子囊菌门(Ascomycota)、核菌纲(Pyrenomycetes)、球壳目(Sphaeriales)、麦角菌科(Clavicipitaceae)、虫草属(Cordyceps(Fr.)Link)真菌。蛹虫草是虫草属真菌的模式种,在自然界多寄生多种鳞翅日昆虫的幼虫和蛹上。
近年来,研究表明,人工栽培的蛹虫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与冬虫夏草相似。因此,蛹虫草的开发应用具有极大的潜在市场。人工培养蛹虫草是解决野生虫草来源不足的良好途径。
目前的规模化蛹虫草生产中均采用半人工合成培养基进行规模化栽培,主要原因是原料(大米、小米、高粱、玉米、奶粉、黄豆等)的来源广泛且容易保存不受季节的限制。
在蛹虫草子实体收获时,常常有培养基上的大米粘附在子实体中一起干燥,在干燥产品加工过程中,要把粘附的大米粒取出,需要消耗很大的人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蛹虫草采收效率,降低采收成本,提高采收后子实体产品品质。本发明可避免采收的过程中,大米培养基颗粒粘附在新鲜子实体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选择合适的培养基覆盖网的种类并选择合适的覆盖网覆盖的时间。具体地,包括如下内容:
1、培养基覆盖网的种类:
种类一:采用精纺纱布,孔隙度为1.5-5mm均可。剪裁成与培养盒内米饼同样大小的形状,然后备用。
种类二:采用耐高温无毒无味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塑料网,要求柔软,可以紧贴米饼表面,孔隙度为1.5-5mm均可。剪裁成与培养盒内米饼同样大小的形状,然后备用。
种类三:采用不锈钢网,孔隙度为1.5-5mm均可。剪裁成与培养盒内米饼同样大小的形状,然后备用。
种类四:采用尼龙网,孔隙度为1.5-5mm均可。剪裁成与培养盒内米饼同样大小的形状,然后备用。
2、覆盖网覆盖的时间:
覆盖时间一:在装完培养基后,将覆盖网覆盖在大米、营养液混合物的表面,一起去灭菌。
覆盖时间二:将覆盖网装盒灭菌,然后在培养基接种前覆盖到米饼上,然后接种。
覆盖时间三:将覆盖网装盒灭菌,然后在暗培养结束后,菌丝均匀覆盖米饼表面后,将覆盖网覆盖上之后轻轻按压。
3、蛹虫草培养工艺:
其余均与常规蛹虫草栽培方式相同。
本发明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试验结果证明:加覆盖网后避免了采收过程中大米培养基颗粒粘附在新鲜子实体上,实现了提高采收效率,降低采收成本,提高采收后子实体产品品质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实验时间:2012年4月:
二、实验材料和设计:
(1)、菌种:蛹虫草菌株购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编号PRB.1235。
(2)、菌种固体培养基:PDA斜面。
(3)、液体摇瓶用培养基:去皮土豆250克(煮汁)、葡萄糖8克、蛋白胨2.5克、磷酸二氢钾0.6克、硫酸镁1.2克、水1000毫升,pH自然。
(4)、子实体生产营养液:黄豆2.2%、葡萄糖1.5%、奶粉4.5%、磷酸二氢钾0.8%、硫酸镁0.06%、维生素B115mg∕1000ml的比例配成营养液,调整pH在5.6~7.2。
(5)、常规栽培培养容器:高12cm,直径8cm。装大米30克,营养液45ml。
(6)、米饼覆盖处理:常规米饼表面未覆盖为处理A。米饼表面采用3mm孔径的尼龙网在大米与营养液混合后覆盖为处理B。覆盖网覆盖的时间选择在装完培养基后,将覆盖网覆盖在大米、营养液混合物的表面,一起去灭菌。
三、实验方法:
(1)、培养基的灭菌:
121℃、20分钟常规灭菌。
(2)、接种工艺:
将接种头做成莲蓬状进行喷淋式接种。
(3)、暗培养阶段:
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容器直接放入暗培养室进行培养即可,保持温度18-22℃进行避光培养,6天后菌丝覆盖整个表面后,暗培养结束。
(4)、光照培养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27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