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配入槟榔干果内的添加剂组合物及其制备、富硒槟榔干果及其加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489812.2 | 申请日: | 2013-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4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 发明(设计)人: | 宋交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交愚 |
| 主分类号: | A23L1/30 | 分类号: | A23L1/30;A23L1/09;A23L1/212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谢德珍 |
| 地址: | 4146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槟榔 干果 添加剂 组合 及其 制备 加工 方法 | ||
1.一种用于配入槟榔干果内的添加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添加剂组合物包括富硒固体粉料、桂油和富硒红薯浊液,所述富硒固体粉料包含下述三种富硒风味料中的任意一种;
第一种浓香型富硒风味料主要由质量比为(4.2~5.6):(0.8~1.1):(0.5~1.1):(2.1~3.2): (0.8~1.6)富硒红薯淀粉、富硒咖啡粉、富硒茶叶、富硒黄豆和富硒苦瓜籽研磨粉碎、混匀而成;
第二种清香型富硒风味料主要由质量比为(3.1~3.8):(2.6~3.5):(1.6~2.4):(0.8~1.5)的富硒红薯淀粉、富硒大米、富硒高粱和富硒绿豆粉研磨粉碎、混匀而成;
第三种爽口型富硒风味料主要由质量比为(4.6~5.5):(2.7~3.3):(0.6~1.1):(0.3~0.8): (0.3~0.8)的富硒红薯淀粉、富硒水果、富硒芝麻、富硒南瓜籽和富硒葵花籽研磨粉碎、混匀而成;所述富硒水果包括富硒苹果、富硒柑橘、富硒梨、富硒西瓜、富硒红枣、富硒柑柚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桂油、富硒红薯浊液占上述富硒固体粉料的质量分数为:
食用桂油 0.6%~0.9% 和
富硒红薯浊液 12%~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配入槟榔干果内的添加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富硒红薯淀粉是由富硒红薯加工成的淀粉,其中硒含量为10g/kg以上;所述富硒咖啡粉是由富硒咖啡粉碎后得到,其中硒含量为0.35mg/kg以上;所述富硒绿豆粉是由富硒绿豆粉碎后得到,其中硒含量为0.35mg/kg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配入槟榔干果内的添加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富硒红薯浊液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洗净的富硒红薯进行破碎、分离后得到上层悬浊液;(2)沉淀该上层悬浊液,分离后得到上层清液;(3)取上层清液放入65℃~90℃水浴中,导出上层清液的蒸汽,得富硒液体,沉淀、过滤后得到富硒红薯浊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配入槟榔干果内的添加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组合物中还含有0.8%~2%的食盐和/或3%~10%的氢氧化钙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配入槟榔干果内的添加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富硒水果是由富硒苹果、富硒柑橘、富硒雪梨、富硒西瓜、富硒红枣和富硒柑柚混配而成,各成分的质量分数配比如下:
富硒苹果 15%~26%
富硒柑橘 18%~30%
富硒雪梨 18%~30%
富硒红枣 10%~22%
富硒西瓜 18%~31% 和
富硒柑柚 8%~18%。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配入槟榔干果内的添加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富硒大米主要由早熟稻米、中熟稻米和晚熟稻米按以下质量分数配制而成:
早熟富硒稻米 20%~28%;
中熟富硒稻米 26%~40%;和
晚熟富硒稻米 32%~46%;
所述早熟富硒稻米包括富硒糯米、富硒白米、富硒紫米、富硒红米、富硒绿米、富硒黑米、富硒黄米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中熟富硒稻米包括富硒白米、富硒紫米、富硒红米、富硒绿米、富硒黑米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晚熟富硒稻米包括富硒糯米、富硒白米、富硒紫米、富硒红米、富硒黑米和富硒黄精米中的一种或多种。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添加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质量配比的富硒固体粉料混合均匀,然后向混合后的富硒固体粉料中添加所述质量分数的食用桂油及富硒红薯浊液,最后再可选择性添加食盐和/或氢氧化钙溶液,得到用于配入槟榔干果内的添加剂组合物。
8.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添加剂组合物的富硒槟榔干果,所述槟榔干果为切开后露出壳腔的槟榔壳,所述添加剂组合物置入该槟榔壳的壳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交愚,未经宋交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98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