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舱线束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8082.4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7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丽;张勇强;王少赠;戴礼强;邹凌华;吴成明;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04 | 分类号: | F16L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舱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固定发动机舱线束的发动机舱线束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上电器件数量的极大增多,整车的电安全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线束作为整车电源的传输载体,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发动机舱内部的线束。为了避免发动机舱内部的线束与发动机壳体及管道等接触,需要对发动机舱内部的线束进行固定。目前发动机舱内部的线束通常直接利用线卡固定安装到发动机管路的钣金支架上(钣金支架用于辅助固定发动机管路)。如图9所示的使用钣金孔线卡固定,其在发动机管路的钣金支架6上开孔,将线束7穿过线卡的穿线环8内,然后利用线卡的卡头9卡入钣金支架6上的开孔内,从而将线束固定到钣金支架上。
目前的这种发动机舱线束固定结构不仅线束穿线安装不便(线束需要穿过线卡的穿线环),而且穿线环内的线束无法固定,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会产生晃动,使得线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另一方面,其需要在钣金支架上开孔在,这不仅降低了发动机管路的钣金支架的结构强度,而且线卡的卡头与钣金支架上的开孔卡合时还容易与发动机管路发生干涉,导致线束无法固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舱线束固定结构不仅降低了发动机管路的钣金支架的结构强度,而且容易因线卡的卡头与发动机管路发生干涉,造成线束无法固定的问题,提供一种不仅可保证发动机管路的钣金支架的结构强度,而且在固定线束时不会与发动机管路发生干涉的发动机舱线束固定装置。
本发明在第一目的基础上的第二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舱线束固定结构存在线束穿线安装不便;且线束固定后,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线束容易产生晃动,使得线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线束固定操作便捷,且汽车行驶过程中线束固定安全、可靠的发动机舱线束固定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发动机舱线束固定装置,包括设有卡口的第一卡接件及用于固定线束的第二卡接件,第一卡接件与第二卡接件之间通过转轴相连接,第一卡接件与第二卡接件之间可绕转轴转动。
本方案结构的线束固定装置通过第一卡接件与发动机管路的钣金支架连接,而第一卡接件通过卡口直接将线束固定装置固定在钣金支架上,不需要在钣金支架上开孔,因而可保证发动机管路的钣金支架的结构强度。另外,第一卡接件通过卡口直接由钣金支架的边缘卡入钣金支架上,其卡入钣金支架的卡入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选择钣金支架与发动机管路之间具有足够空间的部位),因而其在固定线束时可以避免与发动机管路发生干涉。
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卡接件与第二卡接件之间可绕转轴转动,其可保证第一卡接件与钣金支架的卡接方向与线束走向同向,避免线束扭曲而导致线速被破坏;而且当线束固定在第二卡接件上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第一卡接件以不同方位卡接在钣金支架上,而不会造成线束扭曲,其操作方便。
作为优选,第二卡接件呈环形,转轴固定设置在第二卡接件外侧面上,且该转轴沿第二卡接件的径向延伸。本方案结构可保证第一卡接件与钣金支架的卡接方向与线束走向同向,避免线束扭曲而导致线速被破坏。
作为优选,转轴侧面上、靠其端部设有环形卡槽;所述第一卡接件上设有与其卡口相通的阶梯状通孔,且靠近卡口的阶梯状通孔的截面积大于远离卡口的阶梯状通孔的截面积;所述转轴可转动的插设在阶梯状通孔内,所述环形卡槽内设有挡圈,且挡圈位于卡口与靠近卡口的阶梯状通孔的台阶面之间。本方案结构可避免转轴与钣金支架之间发生干涉。
作为优选,第二卡接件呈封闭的环形结构,其由刚性骨架区,与刚性骨架区相对的弹性卡接区及连接刚性骨架区与弹性卡接区的适应性弹性形变区构成,所述弹性卡接区为外凸的卡接弧形弹片,适应性弹性形变区为外凸的适应性弧形弹片,且适应性弧形弹片的刚性大于卡接弧形弹片的刚性;所述弹性卡接区的内侧面中部设有锁紧拉带,锁紧拉带上设有沿锁紧拉带方向延伸的啮合齿面;所述刚性骨架区上设有锁紧通孔,所述锁紧拉带往刚性骨架区延伸并穿过锁紧通孔,并且朝向啮合齿面的锁紧通孔内侧面上设有往远离弹性卡接区方向倾斜延伸的啮合拨齿,啮合拨齿与啮合齿面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80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苯并蒽类有机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安全带盖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