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生流除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82837.X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6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马巍;黄伟;王建春;李翀;张纯;梅伟;浦承松;谢波;周云;刘晓波;骆辉煌;蒋艳;顾世祥;罗佳翠;陈欣;冯顺新;彭期冬;沈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05 | 分类号: | B01D35/05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恒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24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生流 装置 | ||
1.风生流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蓝藻导流装置(1),用于使水在风生流和重力势能的作用下进入风生流除藻装置;
导流装置浮漂(2);
导流装置与浮漂固定杆(3)、
定位孔(4),用于将风生流除藻装置置于所要应用的水域里的固定位置;
平衡气囊(5),用于与导流装置浮漂(2)一起使得整个风生流除藻装置平稳漂浮水面上;
定水线(6),用于减少对导流装置浮漂(2)和平衡气囊(5)空气压力或气囊和浮漂力的大小的调节,使得整个装置平稳的漂浮水面之上;
排水孔(7),用于把在风生流和重力势能的作用下通过蓝藻导流装置(1)进入风生流除藻装置的水排出。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生流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蓝藻导流装置(1)包括一个导流开口段和一个收缩段。导流开口段是指在图1上,中间图中标注L的上边部分。
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生流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蓝藻导流装置(1)为板型材,所述导流开口段可以在水平面上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所述导流收缩段在水平面上是直的。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生流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流装置浮漂(2)的形状是球状。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生流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平衡气囊(5)的形状是六面体。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生流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孔(4)在相对于水面的竖直方向上存在自由度,没有固结在水域底部或者是岸上。
7.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生流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定水线(6),可以是斜的和/或竖直的,并且调整导流装置浮漂(2)和平衡气囊(5)时的定水线(6)位于水面之下10-30mm的范围。
8.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生流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生流除藻装置进一步包括滤藻网,
定位孔(4)通过调节导流装置浮漂(2)和平衡气囊(5)使得整个风生流除藻装置平稳漂浮水面上,并且使得定水线(6)处于水下10-30mm,以保证和控制流量,从而使水在风生流和重力势能的作用下通过蓝藻导流装置(1)进入风生流除藻装置,之后水从排水孔(7)排出,通过导管释放于较低位置的滤藻网上,以便将滤藻网上的藻类除去和/或更换滤藻网。
9.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风生流除藻装置,其特征在于:
蓝藻导流装置(1)的长度通常设计为两侧蓝藻导流装置(1)收缩段距离(L)的30-5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283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深宽比垂直玻璃通孔的刻蚀方法
- 下一篇:用于直接表面安装的裸露芯片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