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牡丹雄蕊油脂的提取及成分分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71750.2 | 申请日: | 2013-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0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生;史美丽;周远明;马传利;于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1B1/10 | 分类号: | C11B1/10;C11B1/04;C11C3/04;G01N30/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牡丹 雄蕊 油脂 提取 成分 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油脂的提取及成分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牡丹雄蕊中油脂的提取及成分分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被子植物门,为多年生落叶灌木,花色有红、粉、黄、白、绿、紫等;花蕊以雄蕊居多。
国内牡丹生产主要集中在菏泽和洛阳两地。菏泽牡丹种植面积已突破10万亩,品种1000余个。
植物油脂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其中保健与药用价值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植物油脂各脂肪酸的组成中, 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 为人体所必需,在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防治心血管疾病、预防癌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经分析,牡丹雄蕊油脂中富含亚麻酸、棕榈酸等对人体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可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及化妆品等领域。
目前国内外对牡丹雄蕊中油脂的提取、成分分析及药理作用研究未见文献及专利报道。因此,从牡丹雄蕊中提取油脂并分析其中所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提升牡丹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对牡丹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合理开发利用牡丹雄蕊的方法,一种牡丹雄蕊中油脂的提取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 牡丹雄蕊中油脂的提取:采集牡丹雄蕊,40~50℃烘干后粉碎至粒径为20~100目,放入索氏提取器中,底部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小极性溶剂,同时水浴加热反复提取4~10小时,温度保持在 30~60℃。提取完毕,将提取液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即得牡丹雄蕊油脂。
2) 牡丹雄蕊油脂的甲酯化:取提取的牡丹雄蕊油脂, 加入甲醇和浓硫酸溶液,搅拌加热回流5~20分钟。甲酯化后的组分冷却后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加入正己烷,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蒸馏水,静置分层,上层为正己烷层,下层为水层。分液,保留正己烷层,加入无水 Na2SO4 干燥后,过滤,减压浓缩得脂肪酸甲酯的正己烷溶液,以备分析用。
3) 将所得的脂肪酸甲酯的正己烷溶液通过 GC-MS 分析其化学成分及组成。
上述方案步骤1)中,小极性溶剂可以选择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丙酮等,优选石油醚、乙醚,溶剂用量控制在料液比为1︰20~40 (W/V)。
上述方案步骤2)中,牡丹雄蕊油脂与甲醇的体积比为1︰10~20,浓硫酸的用量为甲醇量的0.5~1%(体积浓度)。甲酯化后,分液时加入的正己烷的用量为之前甲醇用量的1~2倍体积,加入的蒸馏水的用量为之前甲醇用量的2~4倍体积。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利用索氏提取器的方法从牡丹雄蕊中提取油脂,具有工艺简单,溶剂用量少的特点,所用溶剂为石油醚、乙醚等小极性溶剂,可回收利用,无污染,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油脂甲酯化后再利用GC-MS 分析其化学成分及组成,方法准确、简便易行。所提取的牡丹雄蕊油脂可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及化妆品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为牡丹花油脂甲酯化后GC-MS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 牡丹雄蕊中油脂的提取:选取牡丹品种凤丹,收集未散粉的牡丹雄蕊,45℃烘干直至恒重。将烘干的雄蕊粉碎,过20~100目筛备用。称取3g样品,用滤纸包紧放入索氏提取器中,加入 150 mL乙醚溶液,水浴加热10小时,温度保持在 45~55℃。提取完毕,将提取液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即得牡丹雄蕊油脂。称量所得牡丹雄蕊油脂的质量,计算表明牡丹雄蕊中油脂的含量达8%以上。
2) 牡丹雄蕊油脂的甲酯化:取1mL牡丹雄蕊油脂,加入 10 mL 甲醇和 1 mL 浓硫酸溶液,搅拌加热回流10 min,至溶液清澈透明。甲酯化后的组分冷却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加入用 20 mL正己烷,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 40 mL蒸馏水,振摇,静置分层,上层为正己烷层,下层为水层。分液,保留正己烷层,加入无水Na2SO4 干燥后,过滤,减压浓缩至 20 mL的脂肪酸甲酯的正己烷溶液,以备分析用。
3) 将所得的脂肪酸甲酯的正己烷溶液通过 GC-MS 分析其化学成分及组成。
GC-MS的操作条件:
仪器:7890A GC-5975C MS气相色谱-质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17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白菜原汁的洗涤剂
- 下一篇:一种防锈润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