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牡丹雄蕊油脂的提取及成分分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71750.2 | 申请日: | 2013-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0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生;史美丽;周远明;马传利;于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1B1/10 | 分类号: | C11B1/10;C11B1/04;C11C3/04;G01N30/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牡丹 雄蕊 油脂 提取 成分 分析 方法 | ||
1.一种牡丹雄蕊中油脂的提取及成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1) 牡丹雄蕊中油脂的提取:采集牡丹雄蕊烘干后粉碎,放入索氏提取器中,底部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小极性溶剂,水浴加热反复提取;提取完毕,将提取液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即得牡丹雄蕊油脂;
2) 牡丹雄蕊油脂的甲酯化:取提取的牡丹雄蕊油脂, 加入甲醇和浓硫酸溶液,搅拌加热回流5~20分钟;甲酯化后的组分冷却后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加入正己烷,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蒸馏水,静置分层,上层为正己烷层,下层为水层;分液,保留正己烷层,加入无水 Na2SO4 干燥后,过滤,减压浓缩得脂肪酸甲酯的正己烷溶液,以备分析用;
3) 将所得的脂肪酸甲酯的正己烷溶液通过 GC-MS 分析其化学成分及组成。
2.如权利1所述的方法步骤1)中,其特征在于:牡丹雄蕊烘干时的温度为40~50℃;小极性溶剂可以选择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丙酮等,优选石油醚、乙醚,溶剂用量控制在料液比为1︰20~40 (W/V);水浴加热时间为4~10小时,温度控制在在 30~60℃。
3.如权利1所述的方法步骤2)中,其特征在于:牡丹雄蕊油脂与甲醇的体积比为1︰10~20,浓硫酸的用量为甲醇量的0.5~1%(体积浓度);甲酯化后,分液时加入的正己烷的用量为之前甲醇用量的1~2倍体积,加入的蒸馏水的用量为之前甲醇用量的2~4倍体积。
4.如权利1所述的方法中,其特征在于:牡丹品种为凤丹,但不仅限于凤丹。
5.如权利4所述,其特征在于:牡丹雄蕊为牡丹品种凤丹未散粉的雄蕊,烘干后粉碎至20~10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175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白菜原汁的洗涤剂
- 下一篇:一种防锈润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