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通量检测的微孔板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67388.1 | 申请日: | 2013-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9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吴方;周越洋;于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G01N21/31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孔 高通量检测 微孔板 酶活性调节剂 目标物质检测 气体扩散通道 化学反应 互不干扰 生化反应 高通量 连通 应用 筛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通量检测的微孔板,所述微孔板包括多个微孔组,所述微孔组至少包括第一微孔和第二微孔,所述微孔组还包括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微孔和所述第二微孔的气体扩散通道。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微孔板在高通量检测生化反应产生的气体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通量检测的,生物和/或化学反应和目标物质检测互不干扰的技术方案,特别是提供了一种能够高通量的筛选酶活性调节剂的技术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通量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高通量检测的微孔板。
背景技术
微孔板,也常称作多孔样品盘,用于容纳多个(如6,12,24,48,96,384孔或更多)样品。能够通过放射自显影、液体闪烁计数、发光测量法等多种技术进行检定这些样品。
多孔微孔板主要用在化学、生物、药学领域中的检测方面,对液体标本进行分析和/或研究。标准微孔板装置通常包括具有多个开放式孔的微孔板和用于对孔进行封闭的可选择闭合装置。通常微孔板一般包括单一的模制结构,该模制结构包括用于容纳按矩形阵列排列的多个开放式孔的刚性框架。微孔板的尺寸多种多样;孔的尺寸大到可以容纳五毫升液体,小到仅能容纳少许液体。此外,微孔板的材料也多种多样,如聚苯乙烯、聚碳酸脂、聚丙稀、特氟乡仑、玻璃、陶资和石英。多种常见的传统微孔板包括开放式孔按8×12矩形阵列排列的96孔板,微孔数量更多的有16×24矩形阵列排列的384孔板和32×48矩形阵列排列的1536孔板。
在高通量检测过程中,如果能够在反应体系中直接检测目标物质,则这种检测是比较容易实现的,比如反应过后直接用酶标仪检测目标物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快速筛选、评价抗菌生物活性物质的方法”,申请号:201010154968.1)。如果反应后的目标物质无法直接检测,例如,需要在反应后的反应体系中加入检测试剂,目标物质与检测试剂反应后才能使用仪器进行检测,则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通量检测的进度。技术人员在高通量检测过程中常遇到的一个更大的困难是,生物和/或化学反应和目标物质检测根本无法在同一个系统中进行。造成这种困难的原因,包括检测试剂会干扰生物和/或化学反应的进行,或者,生物和/或化学反应中的其他物质会干扰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这些困难导致了此类反应无法使用高通量的手段进行检测,极大的阻碍了研发的进度。
特别是涉及到酶催化的反应,由于酶的催化活性,及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对酶催化产物的检测一般很难直接在酶催化体系中进行检测。例如,H2S是一个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其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H2S在人体内主要通过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和Cystathionineγ-lyase(CSE)维生素B6依赖酶催化产生。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报道对CBS或CSE的高效和选择性的抑制剂的高通量检测方法。如何高通量的检测CBS或CSE催化产生H2S气体,是高通量检测CBS或CSE活力以及开发其活性调节剂的长期存在的一个研究瓶颈。无法高通量的检测CBS或CSE催化产生H2S气体的原因为,如果将用于检测H2S气体的Ellman试剂[5,5'-二硫代二(2-硝基苯甲酸;DTNB]加入酶催化体系中会干扰酶反应,且反应体系中的其他成分会干扰检测的特异性、准确性和灵敏度。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适用于高通量检测的,生物和/或化学反应和目标物质检测互不干扰的技术方案,特别是开发出一种能够高通量的筛选酶活性调节剂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通量检测的,生物和/或化学反应和目标物质检测互不干扰的的微孔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高通量检测的微孔板,所述微孔板包括多个微孔组,所述微孔组至少包括第一微孔和第二微孔,所述微孔组还包括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微孔和所述第二微孔的气体扩散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73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