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偏甘油酯脂肪酶突变体、质粒、重组菌株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461452.5 | 申请日: | 2013-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5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 发明(设计)人: | 蓝东明;王永华;刘璐;王卫飞;杨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9/20 | 分类号: | C12N9/20;C12N15/81;C12N1/19;C12P7/64;C12R1/8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宫爱鹏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油酯 脂肪酶 突变体 质粒 重组 菌株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甘油单酯水解活性提高的偏甘油酯脂肪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脂肪酶(EC3.1.1.3)即三酰基甘油酰基水解酶,能够催化水解天然底物油脂生成脂肪酸、甘油和甘油单酯或二酯。而偏甘油酯脂肪酶是一种只水解甘油单酯和甘油二酯,而不水解甘油三酯的脂肪酶。脂肪酶参与的催化反应类型广泛,包括催化解脂、酯交换、酯合成等反应,广泛应用于饲料添加剂、油脂加工、食品行业、生物医药、日用化工等领域。
甘油二酯(简称DAG)是由丙三醇(甘油)与两个脂肪酸酯化后得到的产物,具有明确的防止肥胖、降血脂等功能且食用安全,作为普通食用油的换代产品。脂肪酶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催化油脂改性制备甘油二酯,但现有的酶法合成甘油二酯合成工艺中一般含有甘油三酯和单甘油酯(MAG),由于甘油三酯与甘油二酯难以有效分离,使得产品中DAG的纯度较低,专利02827094.0公开了一种利用利用偏甘油酯脂肪酶通过酯化方法合成高纯度甘油二酯的方法,但其反应的副产物含有甘油单酯。虽然可以通过分子蒸馏等工艺将反应混合物中的MAG和未反应的酰基供体分离除去,但处理过程中高的蒸发温度,一方面导致能耗提高,同时使影响油脂的产品的品质。利用特异性的甘油单酯脂肪酶用于降解油脂产品中的MAG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获得高纯度的DAG,但是至今特异性甘油单酯脂肪酶酶制剂仍然缺乏。
蛋白质工程是一种能够改善酶蛋白质特性的可行的方法,借助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蛋白进行定向突变和理性改造,而获得底物选择性改变的酶突变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选择性水解甘油单酯水解的SMG1脂肪酶突变体,可应用于制备高纯度的甘油二酯。通过理性选择突变位点,是由马拉色霉菌属(Malassezia globosa)SMG1脂肪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XM_001732152.1),通过对其蛋白结构(PDB:3UUE)的分析,运用定点突变的方法而获得的脂肪酶突变体。进行定点突变获得酶突变体,亲本SMG1-WT的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中在氨基酸取代位置发生突变,采用“原始氨基酸-位置-替换的氨基酸”来表示脂肪酶突变体中突变的氨基酸,所述脂肪酶突变体为:Phe278Arg。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偏甘油酯脂肪酶突变体,该突变体是对马拉色霉菌(Malassezia globosa)偏甘油酯脂肪酶进行定点突变获得的酶突变体,其中突变位点为278位的Phe;所述Phe突变为Arg。
所述突变体的DNA序列为SEQ NO.2。
所述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NO.3。
所述偏甘油酯脂肪酶突变体在制备高纯度甘油二酯中的应用,首先,利用上述突变体制备突变质粒,再制备重组菌株,最后利用重组菌株表达制备偏甘油酯脂肪酶突变体,并将偏甘油酯脂肪酶突变体用于制备高纯度甘油二酯。
所述利用上述突变体制备突变质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重叠延伸PCR方法引入目的突变氨基酸位点,先分段扩增含有突变氨基酸位点的上下游基因片段,然后将带有突变位点的基因片段拼接成含有突变位点全长基因片段;
(2)将上述扩增基因PCR产物经DNA纯化后,限制性内切酶Kpn I和Sal I分别对纯化的基因片段和质粒pGAPZαA进行双酶切消化,连接,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得到含有偏甘油酯脂肪酶突变体基因质粒。
所述PCR的引物序列如下:
所述重组菌株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上述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Bln I线性化后,电转至宿主细胞;
(2)将转化液涂布于含有100mg/ml博莱霉素的YPD平板中,30℃培养3天后,平板上长出酵母单菌落为重组菌株。
所述宿主细胞为巴斯德毕赤酵母X-3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14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