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秸秆捡拾覆盖耕播沟多功能联合作业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60600.1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7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穆泉;缪明;王满先;任建华;江杰;季春建;卢圣祥;陆建;孙磊;程亮;王忠勇;卢少颖;沈丹波;肖颖;薛爱海;王跃峰;涂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棉花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A01D82/00;A01M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 捡拾 覆盖 耕播沟 多功能 联合 作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秸秆捡拾覆盖耕播沟多功能联合作业机械,该产品具备在前茬作物秸秆保留在田地表面的条件下,为后茬作物耕种作业所进行的秸秆捡拾、秸秆输送、播种行切草、播种沟槽耕松、施肥行切草、施肥沟槽耕松、播种镇压、施肥、农药喷施、开挖排水沟、插草等多项作业功能。属于农业机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稻、麦类作物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居各种农作物之首,稻、麦收获机械收割后的留茬高度一般为10~40cm,且残存大量散落的秸秆。农民不得不采用人工清理秸秆后再播种或秸秆深翻入土还田等方法处理留田秸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降低生产效率;农民最方便的是直接将秸秆在地里焚烧,但也是最有害的方式,导致了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国家明令禁止,但却屡禁不止,其根源是没有找到合适的秸秆利用方法。
国内现有生产和使用的播种作业机械,一般只具备一项至二项作业功能,按照农业生产需要,分别进行作业,如施肥播种机(专利号201110232718.X),只包括施肥和播种机构;也有实现耕作、播种、开沟等几项功能的联合作业机械,如联合作业机(专利号ZL200920018136.X),由秸秆还田和旋播装置组成,一次性完成旋耕秸秆还田、施肥、播种、覆土、镇压多项作业,但留于田间的秸秆量太大,传统的各类播种机械无法实现全量还田直接作业,给下茬作物播种带来困难。目前我国还没有一种播种作业机械能实现无需将秸秆耕翻入土而是在秸秆留于田表条件下直接进行耕松、播种、镇压、施肥、开沟、农药喷施、插草等全套机械化作业的产品,并且耕播作业后原有前茬秸秆继续存留在田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内容是要提供一种秸秆捡拾覆盖耕播沟多功能联合作业机械,实现在秸秆留存于田表条件下完成秸秆捡拾、秸秆输送、播种行切草、播种沟槽耕松、施肥行切草、施肥沟槽耕松、播种、镇压、施肥、农药喷施、开挖排水沟、插草等机械化全套作业程序,耕播作业后原有前茬秸秆继续存留在田表,播种种类适用于稻、麦、油菜、玉米、大豆等作物品种,主要解决前茬作物为稻、麦类作物的秸秆利用难题。通过该机械作业后,前茬作物留下的秸秆继续覆盖保留在田地表面对后茬作物生长具有保温、保湿和控草的综合效应。经过一段时期秸秆腐解后还田对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十分有利,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秸秆捡拾覆盖耕播沟多功能联合作业机结构组成包括有机架、动力传输机构、秸秆捡拾输送抛撒机构、切草耕松组合机构、播种镇压机构、施肥机构、农药喷施机构、开沟机构、插草机构、机电液控制系统;机架安装有动力传输机构,通过与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获得组合作业的驱动动力;在机架上安装有向后上方倾斜一定角度的秸秆捡拾输送抛撒机构,在秸秆捡拾输送抛撒机构的下方机架上分别安装有播种行切草耕松机构、播种镇压机构、施肥行切草耕松机构、施肥机构、农药喷施机构、开沟机构,在最后端安装插草机构(在离散秸秆量不大的情况下插草机构可以不用)。
秸秆捡拾输送抛撒机构由主动辊、从动辊、输送带、捡拾弹齿和中间轴辊等构件组成;输送带两端通过主动辊和从动辊张紧摩擦力进行传动,输送带为前低后高纵向倾斜放置,前端靠近地面以便秸秆捡拾,在输送带横向固定有多排捡拾弹齿,根据需要,输送带上下带中部位置通过分别加设中间轴辊实现秸秆捡拾输送抛撒机构中部向下转角以减小秸秆捡拾输送抛撒机构后半部倾斜角度,以降低秸秆捡拾输送抛撒机构后端的高度。
秸秆捡拾输送抛撒机构下部空间安装有两组切草耕松机构,其中一组切草耕松机构为播种行切草耕松机构,另一组切草耕松机构为施肥行切草耕松机构。每组机构均由多组切草圆盘刀和深松犁刀组合横向排列,深松犁刀位于切草圆盘刀后方;播种行切草耕松机构的每组切草圆盘刀和深松犁刀组合横向位置对应其后播种机构的各播种行位置,施肥行切草耕松机构的每组切草圆盘刀和深松犁刀组合横向位置对应其后施肥机构的各施肥行位置;播种行和施肥行交错排列,施肥行位于相邻两播种行之间。
农药喷施机构由药箱、电动液泵、阀件、喷头组合等部件组成,位于播种施肥机构之后,安装于机架横梁上;开沟机构安装于农药喷施机构之后横向居中;插草机构由数只插草圆盘与支架组成,平行安装于机架的最后端,与施肥行对行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棉花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棉花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06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电路芯片测试分选系统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油饲料混合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