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秸秆捡拾覆盖耕播沟多功能联合作业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60600.1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7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穆泉;缪明;王满先;任建华;江杰;季春建;卢圣祥;陆建;孙磊;程亮;王忠勇;卢少颖;沈丹波;肖颖;薛爱海;王跃峰;涂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棉花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A01D82/00;A01M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 捡拾 覆盖 耕播沟 多功能 联合 作业 | ||
1.一种秸秆捡拾覆盖耕播沟多功能联合作业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1)、动力传输机构(2)、秸秆捡拾输送抛撒机构(3)、播种行切草耕松机构(4)、播种镇压机构(5)、施肥行切草耕松机构(6)、施肥机构(7)、农药喷施机构(8)、开沟机构(9)、插草机构(10)、机电液控制系统(11);机架(1)安装有动力传输机构(2),通过与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获得组合作业的驱动动力;在机架(1)上安装有向后上方倾斜一定角度的秸秆捡拾输送抛撒机构(3),在秸秆捡拾输送抛撒机构(3)的下方机架(1)上分别安装有播种行切草耕松机构(4)、播种镇压机构(5)、施肥行切草耕松机构(6)、施肥机构(7)、农药喷施机构(8)、开沟机构(9),在最后端安装插草机构(10)(在离散秸秆量不大的情况下插草机构可以不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捡拾覆盖耕播沟多功能联合作业机,其特征在于:秸秆捡拾输送抛撒机构(3)由主动辊(3-1)、从动辊(3-2)、输送带(3-3)、捡拾弹齿(3-4)和中间轴辊(3-5)等构件组成;输送带(3-3)两端通过主动辊(3-1)和从动辊(3-2)张紧摩擦力进行传动,输送带(3-3)为前低后高纵向倾斜放置,前端靠近地面以便秸秆捡拾;在输送带(3-3)横向固定有多排捡拾弹齿(3-4);根据需要,输送带(3-3)上下带中部位置通过分别加设中间轴辊(3-5)实现秸秆捡拾输送抛撒机构(3)中部向下转角以减小秸秆捡拾输送抛撒机构(3)后半部倾斜角度,以降低秸秆捡拾输送抛撒机构(3)后端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秸秆捡拾覆盖耕播沟多功能联合作业机,其特征在于:秸秆捡拾输送抛撒机构(3)下部空间安装有两组切草耕松机构,其中一组切草耕松机构为播种行切草耕松机构(4),另一组切草耕松机构为施肥行切草耕松机构(6);每组机构均由多组切草圆盘刀(4-1)和深松犁刀(4-2)组合横向排列,深松犁刀(4-2)位于切草圆盘刀(4-1)后方;播种行切草耕松机构(4)的每组切草圆盘刀(4-1)和深松犁刀(4-2)组合横向位置对应其后播种镇压机构(5)的各播种行位置;施肥行切草耕松机构(6)的每组切草圆盘刀(6-1)和深松犁刀(6-2)组合横向位置对应其后施肥机构(7)的各施肥行位置;播种行和施肥行交错排列,施肥行位于相邻两播种行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捡拾覆盖耕播沟多功能联合作业机,其特征在于:开沟、播种、施肥、农药喷施等机构的操作和控制采用机电液控制系统(11)控制,控制单元放置在拖拉机驾驶室内,由拖拉机驾驶员操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棉花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棉花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060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电路芯片测试分选系统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油饲料混合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