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管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0718.6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2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项宗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同丰橡塑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9/00 | 分类号: | B29C69/00;B29L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4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管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管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胶管已应用于生活生产的诸多领域,如石油工业、冶金工业、化工工业等,目前市场上的胶管种类繁多,其加工方法也不尽相同,如申请号为201110200319.5的文件公开了一种橡胶管生产工艺,包括步骤如下:根据胶管尺寸要求,选择相应规格的胶囊,在胶囊表面直接成型,成型完毕用铜刷赶出缠绕过程中卷进的气泡,将成型好的胶管及胶囊放入预先加热好的模具型腔内,将模具放入平板硫化机,合模,向胶囊内打入气压,进行硫化,硫化完成,卸压,脱出胶囊,得到胶管,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好,无气泡、缺胶、毛刺等现象,在胶管成型后无需使用水包布即可获得优良的产品质量,使成型工艺更加简洁、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但该加工工艺不能够解决,胶管如何耐高温、耐火,如何在高压工作状态下保持稳定,如何提高胶管的抗疲劳能力和抗脉冲能力,保证制成的胶管成品整体的致密性,缩短橡胶硫化时间,使其加热均匀性更好,以及提高产品加工的自动化程度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胶管的加工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胶管的加工方法,所述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挤出胶层:将原胶投入挤出机中,挤出胶管坯,同时套在芯棒上进行成型,所述挤出机为冷喂料挤出机,所述芯棒为聚酰亚胺酸软芯棒。
(2)编织受力骨架:在锭架上放置不少于4个线轴,每个线轴上缠绕一根钢丝,并将钢丝缠绕在管坯上,所述线轴转速为70r/min—90r/min。
(3)胶管缠包:以聚对二甲苯为原料,先干燥后熔融挤出,制成片状,再经纵横双向拉伸和热处理制成薄膜,缠绕在胶管外表面。
(4)裁剪定型:用裁剪机除去胶管周围多余的包布薄膜,并根据客户所需尺寸,将胶管裁剪至相应大小。
(5)硫化:将裁剪后的胶管放入微波硫化装置,迅速升温到硫化温度,然后进入二次硫化的热风槽,胶管在热风槽内停留10min—15min。
(6)脱芯压印:向硫化后的胶管内加入脱芯剂,脱去胶管中的芯棒,并在胶管外侧压印上规格参数及厂家信息。
优选的,所述原胶为丁腈橡胶或聚氯丁二烯橡胶。
优选的,所述钢丝为不锈钢钢丝或镀铜钢丝。
优选的,所述硫化温度为150℃—170℃。
优选的,所述脱芯剂为肥皂液或者为白粘土、水、滑石粉、太古油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胶管的加工过程中,将丁腈橡胶或聚氯丁二烯橡胶投入冷喂料挤出机中,挤出胶管坯并套在聚酰亚胺酸软芯棒上进行成型,生产出来的胶管耐高温、耐火,生产率高且能量和水的消耗量少,安装设备所需要的生产面积小,同时,聚酰亚胺酸软芯棒可以重复使用,节省了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在锭架上放置不少于4个线轴,每个线轴上缠绕一根钢丝,并将钢丝缠绕在管坯上,使胶管在高压状态下,能够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以聚对二甲苯为原料,先干燥后熔融挤出,制成片状,再经纵横双向拉伸和热处理制成薄膜,缠绕在胶管外表面,提高了胶管的抗疲劳能力和抗脉冲能力,保证了制成的胶管成品整体的致密性,并且胶管外观光滑平整,将裁剪后的胶管放入微波硫化装置,迅速升温到硫化温度,然后进入二次硫化的热风槽再次硫化,缩短了橡胶硫化时间并且加热均匀性更好,提高了产品加工的自动化程度,向硫化后的胶管内加入脱芯剂,脱去胶管中的芯棒,不易损坏胶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胶管的加工方法,所述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挤出胶层:将丁腈橡胶投入挤出机中,挤出胶管坯,同时套在芯棒上进行成型,挤出机为冷喂料挤出机,芯棒为聚酰亚胺酸软芯棒,生产出来的胶管耐高温、耐火,生产率高且能量和水的消耗量少,安装设备所需要的生产面积小,同时,聚酰亚胺酸软芯棒可以重复使用,节省了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
(2)编织受力骨架:在锭架上放置4个线轴,每个线轴上缠绕一根不锈钢钢丝,并将钢丝缠绕在管坯上,线轴转速为70r/min使胶管在高压状态下,能够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同丰橡塑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同丰橡塑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07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