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枣软糖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47388.5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3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钟跃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跃平 |
主分类号: | A23G3/48 | 分类号: | A23G3/48;A23G3/4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袁周珠 |
地址: | 521000 广东省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枣 软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枣软糖,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黑枣香味,营养丰富,甘甜可口的黑枣软糖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软糖食品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难免会出现营养缺乏,尤其对于年轻或者中年女性来说,由于饮食或其它原因导致体内缺铁,造成贫血,体内供氧不足就会感到疲劳,并且,由于肠胃不适导致的便秘产生的肠毒素被肠壁吸收后,便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因此,针对年轻或者中年女性,设计一种食用方便、口感
黑枣学名君迁子,属柿树科,别名软枣、牛奶枣、野柿子、丁香枣等,一般人均可食用,亦可为药。能补中益气,养胃健脾,养血壮神,润心肺,调营卫,生津液,悦颜色,通九窍,助十二经,解药毒,调和百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等,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黑枣中还有大量的维生素,如帮助身体代谢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钙、铁、镁、钾等。其中,丰富的铁质能改善体内贫血状况。除此之外,黑枣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果胶,可以帮助消化和软便。
因黑枣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食品,也是一直广为应用的滋补药物,可开发成保健品。然而,目前市场上以黑枣为主做的保健食品较少,CN102461812A开发了一种黑枣保健浆状产品,但是浆状产品不易携带,食用起来不方便。
软糖在市场上受到各类消费者的青睐,本发明开发一种食用方便,口感适中的具有功能性产品的魔芋黑枣软糖,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黑枣软糖,该魔芋黑枣软糖具有补血、抗疲劳、润肠通便的功效。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黑枣软糖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黑枣软糖,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黑枣 90~100份
魔芋精粉 0.4~0.6份
k-卡拉 0.4~0.6份
柠檬酸 0.35~0.45份
水 适量;
一种黑枣软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黑枣汁液的制备:取黑枣,去蒂后洗净,置容器中,加入黑枣体积1~2倍的水浸泡5~10h,然后直接捣烂成糊状,再加入1~2倍体积的水稀释,过滤,去除残渣得到黑枣汁液,备用;
(2)魔芋葡甘聚糖混合凝胶的制备:取魔芋精粉、k-卡拉溶解于水中,使用恒温磁力搅拌器搅拌5~8min,并在30~40℃条件下静置溶胀30~40min,得到魔芋葡甘聚糖混合凝胶液,备用;
(3)熬煮:将步骤(1)中的黑枣汁和步骤(2)的魔芋葡甘聚糖混合凝胶液混合后,加入柠檬酸,在90~100℃的温度下边搅拌边熬煮1~3min;
(4)凝结成型:将熬煮好的膏状液均匀倒入模具,使之平滑并迅速冷却凝结成型;
(5)烘干:将成型的糖块取出,烘干,冷却至室温即可;
步骤(2)所述的搅拌速度为90~100r/min;
步骤(3)所述的搅拌速度为80~100r/min;
步骤(5)所述的烘干是指在40~60℃温度下烘干20~3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制备的黑枣软糖,柔软富有弹性,无气泡,组织细腻,具有黑枣的紫红色泽,不黏牙,甘甜爽口,营养丰富,方便携带。
(2)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利用魔芋葡甘聚糖在酸性条件下雨卡拉胶等发生协同作用形成热可逆凝胶的原理,充分结合魔芋葡甘聚糖的凝胶性和黑枣的营养价值,克服了普通软糖机械性能差的缺点,提高了产品的热特性和机械性,增强了产品的韧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黑枣软糖,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黑枣 90份
魔芋精粉 0.4份
k-卡拉 0.4份
柠檬酸 0.35份
水 适量;
黑枣软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黑枣汁液的制备:取黑枣,去蒂后洗净,置容器中,加入黑枣体积1倍的水浸泡10h,然后直接捣烂成糊状,再加入2倍体积的水稀释,过滤,去除残渣得到黑枣汁液,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跃平,未经钟跃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73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