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公交车发车调度方法及公交车发车调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1322.5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1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山;张新稳;李坤鹏;刘刚;刘振顶;苏士斌;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张璐;方晓明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交车 发车 调度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调度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公交车发车调度方法及公交车发车调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机动车迅速增多,导致道路日益拥挤,因而,国家大力提倡公共交通。
为了提高公交车利用率、提升公交服务水平,现有均已使用智能化的公交车发车调度系统进行公交车发车调度。通过智能化发车调度系统,对公交车发车计划进行提前编制,使得公交车调度按预先编制的发车计划进行发车,从而可以提高公交车利用率。但在公交车实际运营中,由于城市路面交通状况的不确定性,公交车不能按照发车计划运行,导致发车计划的执行效率不高,使得调度员往往需要对预先编制的发车计划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这样,不仅发车计划执行效率较低,增加了调度员的工作量以及劳动强度,降低了调度员的调度能力,还降低了公交车利用率和公交服务水平。
为了提升发车计划执行的效率,现有的公交车发车调度系统,在发车计划出现异常时,即待发公交车未进站时,调度员通过检查发车计划中本次发车下面3行,即对应下次发车、下下次发车、再下下次发车的待发的公交车,选择符合预设条件的公交车代替本次发车;如果下面3行对应的待发公交车均未进站,则直接从站里找公交车或进行延点发车。该公交车发车调度系统虽然提出了待发公交车在未进站的情况下的处理流程,但由于需要通知相应驾驶员,而该驾驶员在自己发车计划对应的时间未到时,可能执行其他活动,例如,加油、吃饭等而未能按时发车,发车计划执行效率不高;而且,在路况不好时,往往会出现在该公交车之前的多辆公交车连续不能进站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公交车发车调度系统无法完成发车计划的自动调整,仍需调度员手动批量调整发车计划,发车计划执行效率提升有限。进一步地,发车计划不能实现对公交车加油(气)、驾驶员吃饭以及其他一些活动的有效调度。
基于此,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公交车发车调度系统,用以根据实际情况动态生成发车计划,包括如下步骤:
A,通过车载终端上传的GPS数据和公交车到离站数据以及历史模型数据,获得公交车到达首末站的时间;
B,通过车辆到达首末站的时间和数据库中当前线路的运营指标、车辆状态和发车规则数据,获得下一发车周期的发车间隔;
其中,发车间隔计算公式为:
式中,
TA为下一发车周期内的发车间隔;
t1为上行单程行驶时间;
t2为下行单程行驶时间;
t0为首末站的最短停站时间;
A为下一发车周期内的可用车数。
C,根据发车间隔获得下一周期的发车时间点,依据排队规则从可用车辆集合中获取下一发车点要发的车辆,进而生成发车计划,并发送到车载终端。
由上述可见,在该改进的公交车发车调度系统中,根据上行单程行驶时间、下行单程行驶时间、首末站的最短停站时间以及下一发车周期内的可用车数确定发车间隔,未考虑驾驶员的其他活动,导致动态生成的发车计划可能由于驾驶员正在进行其他活动而不被执行,使得生成的发车计划执行效率较低;进一步地,在可用车数较多时,发车间隔短,例如,在清晨或晚上,由于路况交通状态较好,下一发车周期内的可用车数较多,而此时缩短发车间隔,由于在该时段乘客流量较少,导致发车计划的运行效率不高,增加了运营成本。同时,与前述相类似,不能实现对公交车加油(气)、调度员吃饭以及其他一些活动的有效调度,也降低了发车计划的执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公交车发车调度方法,提升发车计划执行效率以及运行效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公交车发车调度系统,提升发车计划执行效率以及运行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交车发车调度方法,该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13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的控制器、发光系统与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业务释放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