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公交车发车调度方法及公交车发车调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1322.5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1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山;张新稳;李坤鹏;刘刚;刘振顶;苏士斌;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张璐;方晓明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交车 发车 调度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公交车发车调度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当前调度周期内,统计接收的运营申请数,当确定统计的运营申请数大于预先设置的运营申请阈值时,根据预先设置的排队规则,对申请运营的车载终端进行预排队;
根据当前调度周期、预排队的车载终端数以及预先设置的下一发车周期内的静态发车间隔,获取下一发车周期内不小于静态发车间隔的动态发车间隔;
顺序选取预排队中排序前N位的车载终端,其中,N为下一发车周期内包含的静态发车间隔数;
根据下一发车周期内的静态发车间隔对应的发车时间点以及获取的动态发车间隔,为选取的N位车载终端分别生成下一发车周期的发车计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所述动态发车间隔的计算公式为:
Ti=max(TAi,TB)
式中,
Ti为下一发车周期内的第i个动态发车间隔;
TAi为下一发车周期内的第i个静态发车间隔;
TB为计算的动态发车间隔;
t为发车周期;
A为调度周期内预排队的车载终端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统计的运营申请数小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运营申请阈值,根据当前调度周期、预排队的车载终端数、调度周期内的到站公交车数以及预先设置的下一发车周期内的静态发车间隔,获取下一发车周期内不小于静态发车间隔的动态发车间隔,执行所述顺序选取预排队中排序前N位的车载终端的流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所述动态发车间隔的计算公式为:
Ti=max(TAi,TB)
式中,
T为为下一发车周期内的第i个动态发车间隔;
TA为下一发车周期内的第i个静态发车间隔;
TB为计算的动态发车间隔;
t为发车周期;
A为调度周期内预排队的车载终端数;
A1为调度周期内的到站车载终端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成下一发车周期的发车计划的计算公式为:
T1i=T0i+Ti
式中,
T1i为发车计划中第i个动态发车间隔对应的发车时间点;
T0i为发车计划中第i个静态发车间隔对应的发车时间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132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的控制器、发光系统与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业务释放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