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盖板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0826.5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7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冠胜;张志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3 | 分类号: | H05K5/03;B44C1/24;B44C1/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11 | 代理人: | 孔丽霞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板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盖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显示产品的主表面设置有盖板,该盖板通常包括透光区及围绕该透光区的边框区。透光区用于显示画面,边框区用于覆盖布设的走线及其他电子器件。盖板在边框区的位置通常设置有油墨层,用于装饰该边框区,以遮挡显示产品位于盖板后面的部件。边框区的面向其他电子器件的油墨层上通常设置对位标识,该对位标识用于盖板与其他电子器件,如触控板或显示板组装时的对位。如今,电子产品均朝轻、薄的趋势发展,设置于油墨层上对位标识的设置则会增加产品的厚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较为轻薄的盖板及其制作方法。
一种盖板,该盖板包括透明板体,该板体具有正面及与正面相对的背面;盖板在该板体的背面一侧设置覆盖层;该覆盖层由不透光材料制成,该覆盖层贴附于该背面,该覆盖层远离盖板的背面一侧包括向该背面延伸的凹槽,该凹槽定义第一图案,该第一图案内设置有由不同于覆盖层的颜色制成的标识元件。
一种盖板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透明板体,该板体具有正面及与正面相对的背面;在板体的背面涂布第一道油墨,以形成第一装饰层,该第一装饰层的部分区域镂空以形成第二图案;在第一装饰层上涂布第二道油墨,其中第二道油墨与第一道油墨的颜色不同,将该第二道油墨在第一装饰层远离该板体的表面上形成标识元件及填充该第二图案以形成识别元件;涂布第三道油墨以形成第二装饰层,其中第三道油墨与第二道油墨的颜色不同,该第二装饰层覆盖该第二图案并在对应标识元件的部分镂空以形成第一图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起到标识作用的标识元件设置于覆盖层形成的凹槽中,则该标识元件的厚度可部分或者全部与覆盖层的厚度重叠,则该盖板的整体厚度减少,与该盖板组装的产品的厚度也较为轻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盖板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盖板的正面朝上。
图2为图1中盖板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盖板的背面朝上。
图3为图1中III-III处的剖示图。
图4为图2中IV-IV处的剖示图。
图5与图6是图4中标识元件于其他变形实施方式中的剖示图。
图7为本发明盖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与图9为具体实施方式中利用第一网版于盖板的背面设置第一道油墨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与图1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利用第二网版于盖板的背面设置第二道油墨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与图13为具体实施方式中利用第三网版于盖板的背面设置第三道油墨的立体示意图。
图14为具体实施方式中从盖板的背面观察盖板设置完第一道油墨、第二道油墨及第三道油墨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15为具体实施方式中从盖板的正面观察盖板设置完第一道油墨、第二道油墨及第三道油墨后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08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云数据处理方法及云数码相框
- 下一篇:基于手机应用的邀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