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盖板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0826.5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7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冠胜;张志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3 | 分类号: | H05K5/03;B44C1/24;B44C1/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11 | 代理人: | 孔丽霞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板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盖板,该盖板包括透明板体,该板体具有正面及与正面相对的背面;其特征在于:盖板在该板体的背面一侧设置覆盖层;该覆盖层由不透光材料制成,该覆盖层贴附于该背面,该覆盖层远离盖板的背面一侧包括向该背面延伸的凹槽,该凹槽定义第一图案,该第一图案内设置有由不同于覆盖层的颜色制成的标识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该标识元件整体收容于该凹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该标识元件延伸出该凹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该标识元件为一个,形状为相交且垂直的两条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该标识元件为四个,该四个标识元件的连线形成矩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该覆盖层在面向盖板的背面一侧部分镂空以定义第二图案,该第二图案内填充有填充材料,该填充材料的颜色不同于该覆盖层的颜色。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该覆盖层在远离盖板的一侧完全覆盖该第二图案。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该覆盖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装饰层与第二装饰层;第一装饰层位于板体与第二装饰层之间,该第二图案处于第一装饰层,该第一图案处于第二装饰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装饰层与第二装饰层是同种材料。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第一装饰层与第二装饰层是同种颜色。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标识元件形成于第一装饰层的表面。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该盖板包括透光区及设置于该透光区外侧的边框区,该覆盖层及标识元件均设置于该边框区。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图案的边缘与标识元件之间存有间隙。
14.一种盖板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一透明板体,该板体具有正面及与正面相对的背面;
在板体的背面涂布第一道油墨,以形成第一装饰层,该第一装饰层的部分区域镂空以形成第二图案;
在第一装饰层上涂布第二道油墨,其中第二道油墨与第一道油墨的颜色不同,将该第二道油墨在第一装饰层远离该板体的表面上形成标识元件及填充该第二图案以形成识别元件;
涂布第三道油墨以形成第二装饰层,其中第三道油墨与第二道油墨的颜色不同,该第二装饰层覆盖该第二图案并在对应标识元件的部分镂空以形成第一图案。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盖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盖板包括透光区及设置于该透光区外侧的边框区,该第一道油墨、第二道油墨及第三道油墨均设置于该边框区,第三道油墨的设置区的面积小于边框区与标识元件的面积差。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盖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道油墨、第二道油墨及第三道油墨的设置方法采用网版印刷方法。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盖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板体的背面涂布第一道油墨,以形成第一装饰层,该第一装饰层的部分区域镂空以形成第二图案的步骤中还包括提供第一网版,该第一网版包括第一遮挡区、设置于该第一遮挡区外侧且围绕该第一遮挡区的渗透区、设置于该渗透区外侧且围绕该渗透区的第二遮挡区及第三遮挡区,该第三遮挡区设置于该第一遮挡区与第二遮挡区之间并且被该渗透区所围绕;该渗透区包括多个通孔;第一道油墨经由该通孔渗透而实现印刷制作;该第一遮挡区的大小定义该盖板的透光区大小;该渗透区与第三遮挡区的大小之和定义该盖板的边框区大小;第三遮挡区与第二图案的大小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082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云数据处理方法及云数码相框
- 下一篇:基于手机应用的邀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