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健饮料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31629.7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2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光明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1/29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413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健 饮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饮料的制作,具体地说是利用中药制作的一种保健饮料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夏枯草,又称铁色草。属唇形科夏枯草植物。营养较为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维生素B2、尼克酸和维生素C等成分。在中国,夏枯草作为食物已经有千余年历史。明代姚可成汇辑的《食物本草》也指出:夏枯草,味辛苦,寒,无毒,嫩苗渝过,浸去苦味,油盐拌之,以作菹茹,极佳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药学理论,选择传统中药经科学配方,采取先进的生产工艺研制出一种营养丰富,具有较好保健作用并能实现规模化生产的保健饮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为:
(a)选料:选取新鲜、无病害的夏枯草、桑叶、白菊花和枸杞,经流水清洗晾干后分别用粉碎机将其粉碎过40目筛网备用;
(b)提纯:将夏枯草、桑叶粉末置于适宜煎煮容器中,用水充分湿润,加入10倍的净化水,加热至85-90℃,浸提45 min,然后进行粗滤,取出滤液a;再向滤渣中按权利要求(1)所述比例投入白菊花和枸杞粉末并加入5倍的净化水,85-90℃温度下进行第 2 次浸提 30 min,保温搅拌5 min一10min,得滤液b;滤液a与滤液b混和均匀后,用100目滤布滤去残渣后,得浸提液;
(c)调配: 将步骤(b)所得浸提液,按比例投入蔗糖、麦芽糊精、日一环状糊精、海藻酸钠、蔗糖酯,混合液在加热过程中搅拌均匀,将混合液加热至60℃-70℃,在保温4小时后用100目滤布过滤;
(d)均质:将过滤后的混合液置于压力锅内,采用两步均质法,第一次温度 75℃,表压 10MPa,第二次温度 85℃,表压20MPa。时间为3-5小时;
(e)脱气:将步骤(5)所得混合液在真空度≥0.08 MPa,进行真空脱气处理,温度维持在60-70℃,时间为5-10min;
(f)灌装杀菌:将步骤(6)所得混合液在130-135℃温度下保持3-5 s,灭菌后灌装,得成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饮料具有营养丰富,有较好的滋补抗病保健功能;生产方法具有简便、易操作、成本低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1)选料:选取新鲜、无病害的10公斤夏枯草、8公斤桑叶、10公斤白菊花和5公斤枸杞,经流水清洗晾干后分别用粉碎机将其粉碎过40目筛网备用;
(2)提纯:将夏枯草、桑叶粉末置于适宜煎煮容器中,用水充分湿润,加入180公斤的净化水,加热至85-90℃,浸提45 min,然后进行粗滤,取出滤液a;再向滤渣中10公斤白菊花粉末和5公斤枸杞粉末并加入5倍的净化水,85-90℃温度下进行第 2 次浸提 30 min,保温搅拌5 min一10min,得滤液b;滤液a与滤液b混和均匀后,用100目滤布滤去残渣后,得浸提液;
(3)调配: 将步骤(b)所得浸提液,按比例投入蔗糖、麦芽糊精、日一环状糊精、海藻酸钠、蔗糖酯,混合液在加热过程中搅拌均匀,将混合液加热至60℃-70℃,在保温4小时后用100目滤布过滤;
(4)均质:将过滤后的混合液置于压力锅内,采用两步均质法,第一次温度 75℃,表压 10MPa,第二次温度 85℃,表压20MPa。时间为3-5小时;
(5)脱气:将步骤(5)所得混合液在真空度≥0.08 MPa,进行真空脱气处理,温度维持在60-70℃,时间为5-10min;
(6)灌装杀菌:将步骤(6)所得混合液在130-135℃温度下保持3-5 s,灭菌后灌装,得成品。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光明;,未经李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16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