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运动模式移动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421904.7 | 申请日: | 2013-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5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 发明(设计)人: | 姚燕安;田耀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2D57/02 | 分类号: | B62D57/02;B62D57/0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 模式 移动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可变运动模式的移动机器人。该装置可用于军事领域中勘察特殊地形,执行特种任务;民用领域中用做娱乐设施等。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CN101973319公开了一种滚动六面体机构。该机构由4个支链和2个十字杆组成,并由2个电机驱动。能够以滚动方式移动。中国专利CN102145719公开了一种滚动机器人,由两个十字杆通过8个U副连接四个连杆,实现滚动运动。但以上两个技术方案由于结构和自由度限制,机器人变形量较少,只能滚动。专利CN102673669公开了一种移动机构,通过改进运动支链,提高机构的变形和移动能力。为进一步提高这类由一系列连杆组成移动机构的移动性能,需要集成多种运动模式的移动机器人方案,使得机构能够以多种方式变形和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由十字杆和一系列连杆组成移动机器人,能够集成缩放、折叠、滚动和步行多种运动模式,使得机器人的移动能力大大提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多运动模式机器人包括十字杆A、十字杆B、八个摆杆、四个连杆A、四个连杆B、四个连接轴(30)和十二个电机。
所述的十字杆A为十字外形,其中十字的水平的两端上安装有两个电机,十字竖直的两端各设有连接孔;十字杆A带电机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摆杆和第三摆杆,电机可分别带动两个摆杆自由转动;十字杆A不带带电机的两端分别通过转销活动连接第二摆杆和第四摆杆。第一至第四摆杆上均安装一个电机,电机轴通过顶丝固定连接一个连杆A。
所述的十字杆B为十字外形,其中十字的水平的两端上安装有两个电机,十字竖直的两端各设有连接孔;十字杆B带电机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五摆杆和第七摆杆,电机可分别带动两个摆杆自由转动;十字杆B不带带电机的两端分别通过转销活动连接第六摆杆和第八摆杆。第六至第八摆杆上均安装一个电机,电机轴通过顶丝固定连接一个连杆B。
上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摆杆上电机连接的四个连杆A通过四个连接轴分别对应活动连接第五、第六、第七、第八摆杆上电机连接的四个连杆B,通过以上连接关系,构成多 运动模式移动机器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控制八个摆杆的位置,可以实现机器人缩放、折叠在一个狭小空间中,此外还能够变形为环状的滚动机器人和四足步行机器人。本发明实现了机器人的多种运动模式的变化,大大提高机器人的移动能力,同时节省运输和存放空间。可应用与新型的野外探测、搜救机器人设计。
附图说明
图1多运动模式移动机器人三维图。
图2十字杆A和调整电机安装图。
图3十字杆B和调整电机安装图。
图4摆杆和摆杆电机安装图。
图5升降模式图。
图6折叠效果图。
图7步行模式图。
图8滚动模式图。
图9滚动模式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多运动模式机器人包括十字杆A(10)、十字杆B(20),八个摆杆(11、12、13、14、21、22、23、24),四个连杆A(31)、四个连杆B(32)、四个连接轴(30)、八个摆杆电机(41、42、43、44、45、46、47、48)和四个调整电机(51、52、53、54)。
参照图1、图2,所述的十字杆A(10)为十字外形,十字杆有四个端部,其中水平的两个端部上安装有第一调整电机(51)和第三调整电机(53),竖直的两个端部设有连接孔;十字杆A(10)带电机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摆杆(11)和第三摆杆(13);十字杆A(10)不带电机的两端分别通过转销活动连接第二摆杆(12)和第四摆杆(14);通过上述的连接,十字杆A(10)的四个端部分别连接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摆杆(11、12、13、14),上述的四个摆杆上分别安装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摆杆电机(41、42、43、44),每个电机轴通过顶丝固定连接一个连杆A(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19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