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及平面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21339.4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1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郑康威;郭益成;林君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9/10;F21V21/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平面 显示装置 | ||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体;
光源,设置于该框体上,具有光轴,该光源用以发射具有第一色彩的第一光束,该第一光束具有第一发射部份和第二发射部份;
支架单元,设置于该框体上,该支架单元具有分别位于该光轴的两侧的两凸出构造,于该两凸出构造之间形成光通道,且该光通道具有第一宽度,该支架单元用于反射该光束的第二发射部分;以及
混光单元,设置于该框体上并位于该光源的前方,该混光单元具有混光区域,用以对该第一发射部份和被该支架单元所反射的该第二发射部份进行混光,而形成具有第二色彩的第二光束,且该混光区域具有第二宽度;
其中该第一宽度小于该第二宽度,该光通道位于该光源的前方,且该光源与该混光区域分别位于该光通道的两侧或者位于该光通道的同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导光板,设置于该框体上并位于该混光单元的前方,用以导引该第二光束于其中进行传递;以及
扩散组件,设置于该框体上并位于该导光板的一侧,用以将自该导光板中所射出的光线作均匀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具有第一厚度,且该第一厚度大于该第一宽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灯罩单元,设置于该框体上,用以包覆该光源、该支架单元和该混光单元,且该灯罩单元由金属材料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混光单元以空心的透明材料所构成,于该混光区域内并混掺有荧光微粒材料,且该荧光微粒材料为黄色。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色彩为蓝色,该第二色彩为白色,而蓝色的该第一光束激发该荧光微粒材料而发射出黄色光,并再相互混合而形成白色的该第二光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发射部份照射在该支架单元上,或照射在该支架单元的两凸出构造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发射部份与该光轴间的夹角小于该第二发射部份与该光轴间的夹角。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光通道用以对该第一发射部份形成通过,而该两凸出构造由可反射材料所构成,用以对该第二发射部份形成遮蔽或反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光源为发光二极管灯条,其上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单元,而该支架单元和该混光单元呈现为长条状并相应于该发光二极管灯条的长度,而于该支架单元上形成有包含该光通道的光通道组,当该发光二极管灯条与该支架单元作结合时,每一光通道相应于多个发光二极管单元。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宽度等于或小于相应的发光二极管单元的宽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单元具有第一结合空间,用以结合该光源与该混光单元于其中,该混光单元邻近于该光源,而该光通道位于该混光单元的前方。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单元具有第一结合空间和第二结合空间,该第一结合空间用以结合该光源于其中,该第二结合空间用以结合该混光单元于其中,而该光通道位于该光源与该混光单元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光源为激光光条,而该支架单元和该混光单元呈现为长条状并相应于该激光光条的长度。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
第二光源,设置于该框体上,具有第二光轴,该第二光源并用以发射具有该第一色彩的第三光束,该第三光束具有第三发射部份和第四发射部份;
第二支架单元,设置于该框体上,该第二支架单元具有分别位于该第二光轴的两侧的两第二凸出构造,于该两第二凸出构造之间形成第二光通道,且该第二光通道具有该第一宽度;以及
第二混光单元,设置于该框体上并位于该第二光源的前方,该第二混光单元具有第二混光区域,用以对该第三发射部份和所反射的该第四发射部份进行混光,而形成具有该第二色彩的第四光束,且该第二混光区域具有该第二宽度;
其中该第一宽度小于该第二宽度。
16.一种平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体;
光源,设置于该框体上,具有光轴,该光源并用以发射具有第一色彩的第一光束,该第一光束具有第一发射部份和第二发射部份;
支架单元,设置于该框体上,该支架单元具有分别位于该光轴的两侧的两凸出构造,于该两凸出构造之间形成光通道,且该光通道具有第一宽度,该支架单元用于反射该光束的第二发射部分;
混光单元,设置于该框体上并位于该光源的前方,该混光单元具有混光区域,用以对该第一发射部份和被该支架单元所反射的该第二发射部份进行混光,而形成具有第二色彩的第二光束,且该混光区域具有第二宽度;
导光板,设置于该框体上并位于该混光单元的前方,用以导引该第二光束于其中进行传递;
扩散组件,设置于该框体上并位于该导光板的一侧,用以将自该导光板中所射出的光线作均匀化;以及
显示面板,设置于该框体上并位于该扩散组件的一侧;
其中该第一宽度小于该第二宽度,该光通道位于该光源的前方,且该光源与该混光区域分别位于该光通道的两侧或者位于该光通道的同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133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 下一篇:一种带保护膜的LED灯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