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解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9737.2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8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关亚风;闫晓辉;陈亮;李盛红;吴大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4 | 分类号: | G01N30/0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吸 装置 | ||
1.一种热解吸装置,包括加热管(1),加热丝(2),外套筒(3),内衬管(4),内衬管压头(5),解吸器上盖(6),内衬管压帽(7),内衬管底座(8),内衬管底座绝热环(9),样品传输管紧固压帽(10),样品传输管(11),解吸器底座(12),解吸吹扫气路(13)和解吸分流气路(14),其特征在于:
加热管(1)、外套筒(3)及内衬管(4)均为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圆筒状结构,且同轴设置;加热管(1)外壁面上缠绕有加热丝(2),加热管(1)置于外套筒(3)内部,外套筒(3)用于保护加热管(1),加热管(1)内放置有内衬管(4);于外套筒(3)上端开口处设有解吸器上盖(6)、下端开口处设有解析器底座(12);
于内衬管(4)的上端开口处设有内衬管压头(5),内衬管压头(5)的下端设有凹槽,于凹槽侧壁面上径向设有一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15);内衬管(4)的上端从加热管(1)内伸出,穿过第一密封圈(15)置于内衬管压头(5)的下端凹槽中,内衬管压头(5)和加热管(1)的内腔之间由第一密封圈(15)密封;内衬管压头(5)的上端外壁面沿径向设有环形凸起形成第一级环形台阶,内衬管压头(5)的下端外壁面沿径向向内凹陷形成第二级环形台阶,于第一级环形台阶、第二级环形台阶上分别放置第二密封圈(16)和第三密封圈(17),两级台阶中间沿径向设有一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上设有通孔,作为第一小孔(18)通向内衬管压头(5)的下端凹槽中;
解吸器上盖(6)为一圆筒,上端内壁面沿径向向外凹陷形成第一级环形台阶,下端内壁面沿径向设有环形凸起形成第二级环形台阶,第一级环形台阶上方的解吸器上盖(6)内壁面上设有内螺纹,第一级环形台阶与第二级环形台阶之间设有通孔,作为解析吹扫气路(13);内衬管压头(5)置于解吸器上盖(6)内,内衬管压头(5)和解吸器上盖(6)通过它们上面分别设置的两级台阶衔接,解析吹扫气路(13)与内衬管压头(5)两级台阶中间的环形凹槽相连通;解吸吹扫气路(13)由内衬管压头(5)的第一小孔(18)进入,与内衬管(4)的内腔连通;于解吸器上盖(6)的上端开口处设有带外螺纹的内衬管压帽(7),解吸器上盖(6)上端内壁的内螺纹与内衬管压帽(7)外周缘的外螺纹相螺合,两者可旋接固定,压紧内衬管压头(5)外部的第二密封圈(16)和第三密封圈(17),借此解吸器上盖(6)和内衬管压头(5)之间得到密封;
内衬管底座绝热环(9)为一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圆筒状结构,内部设有内衬管底座(8);内衬管底座(8)的上端设有凹槽,于凹槽侧壁面上径向设有一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有第四密封圈(19),内衬管(4)的下端从加热管(1)内伸出,穿过第四密封圈(19)置于内衬管底座(8)的上端凹槽中,内衬管底座(8)和加热管(1)内腔之间由第四密封圈(19)密封;于内衬管底座(8)上端凹槽下部侧壁面上设有通孔,作为解吸分流气路(14);内衬管底座(8)下端设有带内螺纹的凹槽,内衬管底座(8)上端凹槽与下端凹槽间设有通孔;
带有外螺纹的样品传输管紧固压帽(10)中心轴线处设有通孔,内衬管底座(8)与样品传输管紧固压帽(10)通过其上的螺纹相螺合;样品传输管(11)的上端穿过样品传输管紧固压帽(10)、再于其外套设毛细管卡套(20)后伸入至内衬管底座(8)的通孔处,样品传输管(11)与内衬管(4)的内腔相连通;样品传输管(11)的下端穿过进样垫与气相色谱进样器相连通;样品传输管紧固压帽(10)的下端设有凹槽,样品传输管紧固压帽(10)的凹槽扣置于气相色谱进样器的螺帽上;螺帽用于压紧进样垫;
解吸器底座(12)为中空密闭容器,密闭容器上、下两端设有开口,外套筒(3)的下端和内衬管底座绝热环(9)通过密闭容器上、下两端开口穿套于解吸器底座(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解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衬管底座绝热环(9)由耐高温且绝热的材料加工制作,可以为耐高温高分子材料或是陶瓷,耐高温高分子材料如电木、聚四氟乙烯、聚醚醚酮、聚醚砜酮或聚酰亚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解吸装置,其特征在于:
于加热管(1)外壁面设有热电偶,热电偶和加热丝(2)通过导线与一温度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973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