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连轧缩颈补偿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8479.6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4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宋向荣;胡宇;武凯;宋敏;田华;李亚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自天正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16 | 分类号: | B21B3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10007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连轧 缩颈 补偿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连轧缩颈补偿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热连轧是一种生产钢材的方式,用连铸板坯或初轧板坯作原料,经步进式加热炉加热,高压水除鳞后进入粗轧机,粗轧料经切头飞剪切头,再进入精轧机,实施计算机控制轧制,终轧后即经过层流冷却和卷取机卷曲、成为直发卷。
热轧带钢的成品尺寸是在轧制过程中进行控制的,具体的说是通过定宽机、粗轧机、精轧机及立辊轧机进行控制。在精轧机轧制完成后带钢的尺寸不允许再发生变化,但对一些薄规格和材质较软的带钢,在带钢头部进入卷取机开始卷取的过程中,卷取机由速度控制转为张力控制,此时的精轧末机架与卷取机之间的带钢在张力的作用下产生拉钢,易使带钢变窄,通常将这种现象称为“缩颈”。据现场检测,热轧带钢距其头部100-150米的位置最易变窄,而带钢的变窄部位在形成钢卷后会出现径向向内凹陷的现象,其出现的缩颈使钢卷卷取不齐,即产生缩颈效应。在传统的热轧板尺寸控制中,对于热轧带钢在卷取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宽度缩颈没有任何的控制措施,极大的影响了带钢成品质量,从而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
热轧钢卷通常作为冷轧带钢的原材料,在用热轧钢卷轧制冷轧带钢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热轧钢卷放入酸洗生产线上,以去除其外表面的氧化铁皮,然后再对其进行切边。由于热轧带钢变窄的程度不大,当带钢展开时很难用肉眼看出其是否有变窄的部位,所以,在酸洗线圆盘切边易出现空切,而空切部位越多,会影响冷轧带钢成材率和生产效率,即便切边时发现有窄尺部位也不易及时修整。
带钢全长各点的宽度体现了带钢的尺寸质量,为了使带钢的宽度值处于控制范围内,就必须事先计算出带钢全长各点的宽度值,从而确定是放行还是进行改规格,以避免宽度异常的钢卷进入冷轧工序。测量热轧带钢全长各点的宽度通常是在带钢成卷后,利用卷尺对成卷带钢各点的宽度进行人工测量,即对成卷带钢各点的宽度利用卷尺对钢卷的内圈、外圈进行手工测量,该种测量方式采用的卷尺虽然结构简单,但由于卷尺只有在展开一条直线上才能准确地测量出长度,钢卷中部区域如果产生缩颈,就无法利用卷尺来测量缩颈量,对于有缩颈的钢卷也只能将其放在精整线,将钢卷全长打开后进行宽度测量,这样的测量方式非常费时费力。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310025573.5”,名称为“控制被轧制钢卷产生缩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或检测出被轧制的同种厚度的带钢缩颈部位的起点和终点位置,以及缩颈部位的缩颈宽度;(2)将上述带钢缩颈部位的起点和终点所在部位,以及缩颈部位的宽度这三个数据输入到轧钢机出口机架上的控制器内;(3)当被轧制带钢的缩颈部位的起点到达轧钢机出口机架的立辊部位时,立辊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向两侧扩张,且立辊扩张的宽度与缩颈宽度相同或相近,而当被轧制带钢的缩颈部位的终点到达轧钢机出口机架的立辊部位时,立辊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回到原位。
上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缩颈问题,但是由于该方法中带钢缩颈部位的起点和终点位置以及缩颈部位的缩颈宽度是确定的,不能实时的对缩颈部分进行补偿,因此控制不够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实时对拉窄量进行修正、准确确定缩颈补偿量的热连轧缩颈补偿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实时对拉窄长度进行修正的热连轧缩颈补偿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还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精确换算缩颈补偿量和缩颈补偿长度的热连轧缩颈补偿控制方法。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连轧缩颈补偿控制方法,由本卷带钢在精轧机组与卷取机之间实际的拉窄量对本卷带钢预判的拉窄量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的值作为下一卷带钢预判的拉窄量,
根据下一卷带钢预判的拉窄量计算,获得下一卷带钢预判的缩颈补偿量。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预设预判的拉窄量和预判的拉窄长度,根据设定参数计算确定立辊补偿起点;
步骤2、由预判的拉窄量通过回归多项式模型获得预判的缩颈补偿量;
由预判的拉窄长度通过体积等量换算获得预判的缩颈补偿长度;
步骤3、当第n卷带钢的补偿起点位置到达粗轧最后一道次立辊时,根据预判的缩颈补偿量调整立辊的开口度,直至第n卷带钢走过预判的缩颈补偿长度,将立辊恢复原来的开口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自天正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自天正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84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硫化锌精矿中分离硫磺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果蔬型五谷杂粮饮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