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心孔人工模拟岩心试件的制备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15358.6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3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清;陈佳敏;潘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B28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心 人工 模拟 岩心 制备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模拟岩心试件的制备模具,特别是一种制备中心孔人工模拟岩心试件的制备模具。
背景技术
将现场取回的真实岩心加工成标准岩石力学性质测试试件,其取心过程对所取试件的影响较大,即便获得完整的岩心,损伤的影响对岩石性质的改变亦很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即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实验室模拟真实岩心缺陷,中心孔人工模拟岩心试件的制备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备中心带孔的人工模拟岩心试件模具。
按照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套中心带孔的人工模拟岩心试件模具包括试件上部压头、试件下部压头、岩心瓣、套筒、中心孔柱、限孔板、夯实工具、装模底座,其中岩心瓣是装套在套筒内,试件下部压头装套在岩心瓣组成的圆柱形空间中,中心孔柱插在试件下部压头中,通过与限孔板的配合使得中心孔柱竖直,岩心瓣与试件下部压头组合后嵌套在装模底座中,砂浆填入岩心瓣所形成的圆柱形空间中,砂浆填入过程中需用夯实工具进行简单压实,砂浆填入至一定高度后,放入另一限孔板,安装试件上部压头,而后,从底部取出装模底座。
优选的是,所述试件下部压头的数量为一个。
优选的是,所述试件上部压头的数量为一个。
优选的是,所述岩心瓣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是,所述中心孔柱的数量为一个
优选的是,所述限孔板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是,所述套筒的数量为一个。
优选的是,所述装模底座的数量为一个。
优选的是,所述夯实工具的数量为一个。
优选的是,所述试件下部压头为中心带孔(孔深一定深度)的圆柱体。
优选的是,所述试件上部压头为中心带通孔的圆柱体。
优选的是,所述限孔板为带通孔的圆柱形薄板。
优选的是,所述夯实工具的压片为中心带有通孔的圆柱体。
优选的是,所述岩心瓣所组成的封闭空间为圆柱体。
优选的是,所述岩心瓣嵌套在套筒之内,并能自由滑动。
优选的是,所述限孔板能够沿中心孔柱自由滑动。
优选的是,所述中心孔柱插在试件下部压头中,通过与限孔板的配合使得中心孔柱竖直。
优选的是,所述试件压头能够在两片岩心瓣组成的封闭空间内自由沿封闭空间的轴向滑动。
优选的是,所述装模底座为圆柱凹台,两片岩心瓣组成圆柱形空间的直径与装模底座的最小直径相同。
优选的是,所述装模底座的最大内径与两片岩心瓣组成的圆柱形的最大直径相同,两片岩心瓣组合能够嵌套在装模底座中一定深度。
优选的是,所述装模底座的最大直径与套筒最大直径相同,套筒可通过岩心瓣组合的嵌套,使得套筒能够直立在装模底座上。
优选的是,所述夯实工具的最大直径略小于两片岩心瓣所组成的圆柱形空间的直径。
优选的是,所述夯实工具可沿两片岩心瓣组成的封闭空间的轴向自由滑动。
优选的是,所述两片岩心瓣组成的圆柱形空间用于砂浆的填充。
优选的是,所述试件压头与两片岩心瓣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
优选的是,所述中心孔柱与两片岩心瓣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
优选的是,所述试件上部压头与中心孔柱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
优选的是,所述中心孔柱与限孔板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
优选的是,所述岩心瓣与套筒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
优选的是,所述试件压头壁面表面设有刻度线。
优选的是,所述人工模拟试件模具的材料为304不锈钢。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套两侧平面人工模拟岩心试件模具的使用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设定好的材料配比进行材料称量;
b.砂浆均匀混合;
c.砂浆填入试件模具;
d.填入砂浆过程中不断用夯实工具进行简单压实;
e.砂浆填入到预定深度后,安装限孔板以及试件上部压头;
f.将底部的装模底座卸下;
g.将部件安装完毕的模具放入加压台;
h.对模具加载预设压力;
i.不断补充液压,待压力表稳定后,不在加压;
j.压力加载一定时间后,卸下模具;
k.将试件压头取下,待试件凝固一定时间后进行试件脱模。
l.脱模后,将试件放在阴凉处自然阴干一段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53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与参考速度调节巡航控制装置有关的驾驶员交互
- 下一篇:车用空气调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