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地形使用的自行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4189.4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5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1/113 | 分类号: | B60C11/113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2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形 使用 自行车 轮胎 花纹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轮胎,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硬地形使用的轻量化自行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背景技术
山地车是现代自行车运动的主流车型,在设计、工艺、材料、技术上都日益完善和成熟,近年来更是转向轻量化、多样化发展。轻量化山地自行车可以获得好的操控性和速度感,追逐轻量化尤其是高级品的指标,甚至主导价格。同时,随着自行车运动的多样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不单在软地形或砂石路面上使用山地自行车,干燥硬地形骑行山地自行车俨然成风。
通常山地车配套的颗粒胎具有较高花纹深度,颗粒较粗壮,主要是为了软地形或砂石路面上更容易咬住路面,增加抓地力。但若使用在平坦、干燥的硬地形便会有以下问题产生:首先,传统的颗粒胎用在硬地形会因其花纹间距大,接触面积不连续而导致路感不足和舒适性能不佳;其次,又高又壮的颗粒花纹不仅会使脚踏的力量有部份消耗在颗粒的变形上,导致力量传导变差,而且增加滚动阻力,影响骑车人的耐久性、加速性;再者,传统的颗粒花纹不易咬入硬质地面产生足够的剪切力,进而影响牵引力和驱动力的发挥。综上,传统山地车配套的颗粒胎功能具有针对性和单一性,无法满足硬地形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硬地形使用的轻量化自行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在尽可能轻量化前提下,能够发挥轮胎的优越舒适性、牵引性、驱动力和耐切割的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硬地形使用的自行车轮胎胎面花纹结构,该胎面均分为一中心区域及两个侧边区域,该胎面是由沿轮胎周向呈均匀分布的若干个凸起的花纹单元构成;其中各花纹单元包含至少设置在胎面周向中心线的一中央花纹块,向胎面周向中心线两侧偏离的两个侧花纹块,一中央花纹块和两个侧花纹块分布在中心区域内构成中心花纹组;以及处于侧边区域内由第一花纹块,第二花纹块和第三花纹块组成的胎肩花纹组,且三者依序自轮胎轴向方向内侧向胎面端、向下倾斜延伸;中心区域陆比设置为30%~50%,侧边区域的陆比设置为10%~20%,而整个胎面的陆比则设置为15%~30%;中央花纹块呈一倒V字状,侧花纹块在其接地前端偏向轮胎轴向方向内侧的位置设计有一夹角的凸部;另在侧边区域的胎面基部设置凸条状的底纹。
所述每个花纹单元的中心花纹组设置为四组且呈均匀间隔设置。
所述分布在中心区域内的中心花纹组的花纹块高度为1.5mm~3.0mm。
所述中央花纹块的接地前端中心处设置有凸部,凸部的角度为40°~140°;在中央花纹块的接地后端的中心处则设置有凹部,凹部的轴向宽度小于中央花纹块宽度,而凹部的径向长度不超过中央花纹块径向长度的50%。
所述侧花纹块凸部的夹角为60°~120°。
所述胎肩花纹组中第一花纹块的表面接地面积小于第二花纹块的表面接地面积,同时第二花纹块的表面接地面积小于第三花纹块的表面接地面积。
所述底纹是沿轮胎径向延伸,并沿轮胎轴向平行、间隔分布。
所述底纹是呈不规则、相互交叉的网格状。
所述底纹自胎面基部的凸起高度以及截面宽度设置范围均在0.3mm~0.7mm。
所述底纹截面为半圆形,三角形或矩形。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通过优化胎面不同区域的陆比,在中心区域设置接地前端凸出,后端凹入的大致呈倒V字状中央花纹块,以及接地前端偏向轮胎轴向内侧的设计凸部的侧花纹块,以加大在硬地形的剪切力,使细花纹块更容易抓住路面,提高牵引力和驱动力;而在侧边区域的胎面基部设置凸条状的底纹,微小的底纹不仅保证轮胎轻量化,又达到胎面强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轮胎的断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轮胎的胎面花纹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轮胎的一个花纹单元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轮胎的中央花纹块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轮胎的侧花纹块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轮胎一种实施例的胎面花纹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轮胎另一种实施例的胎面花纹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轮胎的胎面底纹的一种实施例断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轮胎的胎面底纹的另一种实施例断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轮胎的胎面底纹的再一种实施例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41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负一正二升降横移式立体停车设备
- 下一篇:带有斜度调整的抽屉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