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助空气补充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13230.6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3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突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 | 分类号: | F02M3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李晶 |
地址: | 中国香港上***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空气 补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空气补充器。
背景技术
当前,在倡导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如何降低汽车的油耗和尾气排放一直是研究的重点领域。现有技术中,有些汽车生产企业通过在汽车中安装空气增压器,通过空气增压器将进入汽车内燃机的空气中的氧气分子的化学反应速度加快,来改善动力油耗和尾气排放。但由于该空气增压器是把所有进入内燃机的空气中的氧气分子的化学反应速度一起加快,该空气增压器必需与汽车各部件配合才见效果,故只能在生产时安装。另一方面,从使用效果来看,空气增压器对汽车尾气排放的改善仍不能达到国家尾气排放的标准。目前也有一些汽车是在售后时安装空气增压器,但这对汽车的油耗和尾气排放均无改善,反而会导致排出的尾气中氮氧化合物含量更高,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也更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空气补充器,旨在减少现有汽车的油耗和尾气排放,从而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辅助空气补充器,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端口、空气加速装置、空气加速后管道以及出气端口,所述出气端口与内燃机负压吸气管连通,所述空气加速装置用于对经进气端口进入的空气进行加速。
所述空气加速装置由两级或以上的加速器构成。
所述空气加速装置由两级加速器构成,其中第一级空气加速器靠近进气端口的端面上设置有3-8个直径相同的圆孔,第二级空气加速器靠近第一级空气加速器的端面上设置有3-4个直径相同的圆孔。
所述第二级空气加速器端面上的圆孔的直径总和小于或等于所述空气加速后管道的端口内径,第一级空气加速器端面上的圆孔的直径总和大于或等于第二级空气加速器端面上的圆孔的直径总和的两倍。
所述第一级空气加速器端面上圆孔的直径需小于或等于6mm,所述第二级空气加速器4端面上圆孔的直径需小于或等于4mm。
所述第一级空气加速器端面上设有6个直径均为5mm的圆孔,所述第二级空气加速器端面上设有4个直径均为3mm的圆孔。
各级空气加速器端面上的圆孔沿圆周排布。
第一级空气加速器设有圆孔的端面与第二级空气加速器设有圆孔的端面间的轴向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级空气加速器端面上的圆孔的直径总和的一半。
设置在空气加速后管道上的出气端口为1个或多个,出气端口连通内燃机负压吸气管的端口的内径为0.1mm-6mm。
所述辅助空气补充器包含一套或多套空气吸入提速系统,其中每套空气吸入提速系统的构成相同,均包括进气端口和空气加速装置,所有空气吸入提速系统通过其中的空气加速装置与空气加速后管道连接。
本发明的突出优点是:本发明通过将内燃机外的空气加速后进入发动机燃烧室,可以大幅提高内燃机的燃烧效率,实现点火时间自动提前及燃烧时间自动缩短,不仅能省油节能、提升功率、减低了碳排放, 还能减低氮氧化合物的排放,实现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辅助空气补充器的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的辅助空气补充器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端口、空气加速装置、空气加速后管道以及出气端口。所述辅助空气补充器安装在内燃机负压吸气管附近,所述出气端口与内燃机负压吸气管连通。发动机启动之后,外间空气即经进气端口进入空气加速装置,经空气加速装置加速后进入空气加速后管道,随即通过出气端口进入内燃机负压吸气管。辅助空气补充器输出的空气与内燃机通过其他渠道吸入的未经加速的空气在进气岐管内混合后,才进入内燃机的燃烧室。所述辅助空气补充器的动力来自内燃机负压吸力或内燃机上空气增压器的吸力。所述空气加速装置利用文丘里效应,把空气中的分子成倍加速,从而提高空气中的氧气分子的化学反应速度,使得进气岐管内混合后的空气中氧气分子混合为不同的化学反应速度。
通过改变所述出气端口连通内燃机负压吸气管的端口的直径即可实现控制辅助空气补充器输出空气的流量,从而改变进气岐管内的空气混合比例,而适当的混合比例将可辅助内燃机燃烧时达到最佳燃烧效率,并最大化地降低尾气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突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突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32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压机节能智能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缓冲纸